第四章 練兵忙,山裏野豬淚兩行(3 / 3)

付出三人重傷,七人輕傷的代價,唯一的戰果就是重大二百八十斤的頭豬。對於整個隊伍來說,獵豬勇士極大地提高了士氣,經過這次獵豬,羅岩的威望進一步提高。獵豬後期的結陣而守,不僅檢驗了訓練的效果,也讓隊伍對訓練的價值有了形象的認識。

輕傷的士兵沒有大礙,三個重傷的士兵,某個自稱略懂醫術的新兵用祖傳接骨法修正了受傷的肋骨。羅岩指導用老藤、竹條做了幾個胸籠,幫助重傷員穩固胸部,安排他們靜養,又安排新兵秘密進村,通過父母收購了幾十個雞蛋。也不管有用沒用,羅岩除了用雞蛋為他們補充營養,也用敲成粉末的蛋殼幫助他們補鈣,懂藝術的新兵幫著采了不少藥內服外用。

為了報複野豬,羅岩直接下令殺野豬作為實戰訓練,由狩獵經驗豐富的癩上頭負責指揮。羅岩和黃三留在營地,幫助準備飯食和照顧傷員,在空閑時間,羅岩給黃三和眾傷員上課,講解中國的曆史、匈奴、突厥、女真、蒙古、滿洲的曆史,講解世界的曆史。

配合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羅岩在黃三和眾傷員的心裏埋下了廣闊的視野,人們的愚昧往往來自見識的狹隘,思想的啟蒙,總是來自視野的開闊。西方的啟蒙思想,誕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而是地理大發現和航海時代的到來。漢唐思想開放、視野的開闊,因為他們有實力向外拓展,思想不受疆域的限製;宋、明兩朝中國思想最保守,根本的原因是被局限於方寸之地,軍事上無力對外開拓(注)。

十年寒窗苦讀和方丈之室能催生的思想,不過是將“不是風動是心動”的思想發揚光大,既不能指導朝政外交,也不能發展經濟科技,除了培養更多酸腐秀才、呆頭和尚,於國於民於社會發展,卻是毫無益處。

黃三和傷員們聽了差不多半個月的講課,一方麵更加信服羅岩淵博的學識,另一方麵,知道世界竟然這麼大,他們覺得此生真是白活了,朦朧中樹立起宏偉的誌向。羅岩講到西班牙人皮亞羅率領不到一百人,依靠弓弩和騎兵打敗擁有數千萬人口的阿茲特克帝國,俘虜皇帝蒙提蘇馬,收取堆滿四間房子的金銀財寶做贖金,一個個更是眼睛放光,各種羨慕嫉妒遺憾,恨不能以身代之。

經過幾天的“野豬戰爭”,羅岩的小部隊積累了豐富的對敵經驗;野豬當然是毫無戰略戰術上的進步,除了依靠厚實的皮膚屢屢逃過殺劫,不再對士兵造成威脅。戰爭成為士兵一麵倒的追殺,野豬們被殺的風聲鶴唳,紛紛逃離小寨方圓三十裏,要是它們能唱歌,它們一定會唱“失我豬婆山,使我小豬不安生;失我野豬嶺,使我母豬無歡顏”。

注:

宋朝無力開拓毫無疑問;明朝無力開拓,似乎不是這麼回事,永樂北征、奪取北越之地、鄭和艦隊、萬曆援朝,都證明明軍有開拓的餘力。

一家之言:

明朝的對外戰爭優勢的確不如漢唐,外交和戰略戰術死板,漢唐極盛時都征服了漠北,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維持了上百年的對外餘威,明朝從來沒有做到這一點,一直承受沉重的邊防壓力,以致沒有多餘的力量對外開拓。從明朝的財政收入來看,明廷的戰爭潛力甚至不如兩宋。《明史》中斬首幾十級、上百級的“大勝”眾多,讀起來真不像是一個擁兵百萬的超級大國。

蒙元的確是見識廣闊,可惜蒙軍拿著漢人的文明成就去攻打西方,一去不返,文明交流的好處都讓西方人得去了;作為低等漢人、南人的中國人,根本沒有機會在那場人類曆史上最誇張的征服中得到任何好處,不論是物資上的、精神上的,還是文明上的。沒有蒙古人幫忙,西方的文藝複興來的何其突然,仿佛鴨子裏麵真能長出一隻天鵝,自我崩潰的希臘羅馬文明真能讓衰朽的中世紀煥發生機,這方麵來說,西方真應該給成吉思汗頒發最高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