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喜重逢(2 / 3)

蕭若遊看向蕭念之:“念兒,看你氣色不錯,病可有再發?”

蕭念之作揖道:“有勞爹掛心。自從來了鳴月莊,有四弟細心照顧,身子爽健多了。”

蕭若遊安心地點點頭,再讚許地向蕭逸之一笑,與眾人一起步入莊中。

蕭若遊與石奮回房稍作歇息後,蕭逸之陪同兩人一起去正堂晚膳。

正堂已布置好過年的喜慶,紅紅蠟光,洋洋喜氣,滿室溫暖。

石奮會心微笑道:“逸兒,你爹邀我來鳴月莊過年時,我很是詫異。但細想之下,老夫的孩兒們都是四散各地,與其留在長安過年不如來鳴月莊熱鬧一下。你爹說是你極力相邀,難得你一番心意啊!”

蕭逸之溫和道:“自從逸之來了鳴月莊後,一直很掛念太傅大人,又實在不得空閑回長安探望,深感不安。此次特意邀請太傅大人前來,一來是冬日冷寒,鳴月莊內有溫泉倒是很暖和,太傅大人來此過個和暖冬天也是逸之一點心意。二來新年將至,新的一年,太傅大人在鳴月莊中或許會有新的驚喜。”

石奮微笑點頭:“難得逸兒良苦用心,老夫倒是很期待是個什麼驚喜。”

蕭逸之道:“時候尚早,請太傅大人先品茶。逸之安排了琴師,為太傅大人彈奏一曲。”

話完,文叔把蕭逸之房中的七弦琴捧出,放在正堂前方,又在七弦琴前放了一扇屏風。

蕭若遊看見七弦琴,錯愕地望向蕭逸之。蕭逸之溫和一笑,卻意味深長。

小茹把精心打扮好的月桐帶入前堂,坐在屏風後的七弦琴前。此時,劍書帶哲安前來席坐在蕭念之身旁,蕭若遊看見哲安,又是一陣愕然。

蕭逸之微笑道:“請大人先品琴音曲聲,再見其人。”

月桐穩了穩忐忑的思緒,琴音歌聲如天籟般傳揚而起。

蕭若遊心中巨震,茫然不解地望向蕭逸之。自從六年前他母親雅蓮去世後,蕭逸之再不讓任何人碰這琴,彈這曲。如今他為何會讓一個女子用雅蓮留下來的琴,去彈這一曲絕唱?

此女子的彈奏雖略帶青澀,她悠美清稚的歌聲足以掩蓋撫奏中的瑕疵。這首原是哀怨纏綿的曲子在她靈巧的彈奏下透出絲絲清新之意。少了分委婉,多了分靈動,竟是另一種扣人心弦的意境。

曲終音落時,石奮輕輕地拍手:“果然是首好曲子。老夫也許久沒聽過此等天籟之音了。”

屏風後傳出女子的稚音:“先生喜歡我彈唱的曲子嗎?”

石奮聽此稚音,有些愕然:“你小小年紀有此彈唱修為,甚是難得。”

女子嬌笑應道:“謝先生誇獎,我也不小了,明日就是我十三歲生辰。我先去更衣,待會兒為先生舞一曲。”

月桐歡喜地退下,石奮感佩服地望向蕭逸之:“我早有耳聞,鳴月莊中有不少奇人異士,這位小女子竟有此才藝,不簡單啊!”

蕭逸之微微頷首:“驚喜或許還在後頭,請大人細細欣賞。”

屏風撤下,月桐換上淡黃色的霓裳舞衣步入正堂。蕭若遊心中禁不住震動,好個清透水靈,綽約俏麗的小女子。石奮雙目怒瞪,滿臉的不可置信。蕭逸之走到七弦琴前坐下,為月桐的‘嫦娥奔月’彈奏。

琴音起,舞影展。月桐隨琴音的高低起伏,如柳絮般飄搖,又如白靈般飛躍;如風中孤草般折腰,又如雨中驚鴻般飛騰。婉約時長袖掩麵,激昂時舞袖徜揚,舞盡“嫦娥奔月”的起承轉合。

一舞完,卻是一室寂靜。月桐狐疑地看著石奮和蕭若遊,怯怯地問道:“先生不喜歡我跳的舞嗎?”

石奮呆了半晌,顫顫地問:“你叫什麼名字?”

月桐輕聲道:“小女子月桐。”

石奮身子猛然一震,顫抖地問:“你姓什麼?”

月桐愣了愣,眼珠子轉了轉:“我姓武。”

石奮緩緩地站起,向月桐走去,滿臉的驚喜與哀痛。他目不轉睛地注視月桐,炯炯的目光被霧氣化成了兩道柔和的光。

“你少說是一個字,你姓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