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蒙的這張慣於侃大山的嘴,這樣一番侃侃而談,不但當場就使得教授倆口對他刮目相看,而且還讓教授先生心裏更是豁然開朗了!還使他樹立起了要將這一場改革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
同時張教授還認為:如果能夠從學生的前途和未來著想,進行一些教育改革方麵的嚐試,也許比單純地搞純粹的學術理論研究更有意義。
於是他便毅然決定:充分利用張啟蒙的熱情和他那一股子闖勁,和張啟蒙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積極地做一些新的探索——這也正是張啟蒙一直在這位教授先生的身上狠下功夫的真實目的。
接下來,張啟蒙便繼續說道:“老師,你剛才不是還擔心照我的說法去對付他們,而他們卻根本就不相信嗎。其實,這根本就用不著擔心。即使他們不相信,但是,他們也找不到任何的根據來加以否定啊!隻要她否定不了,還管他們信不信幹什麼呢?老師,你肯定會認為我這是在耍無奈吧!其實,在某些情況下,耍一耍無奈也無傷大雅,還擔心它幹什麼呢?”
教授先生對張啟蒙的話並非完全讚同,但又找不到什麼理由出來加以反駁,而且最後還覺得:除了按照張啟蒙的說法去辦以外,的確還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但是,教授先生此時卻提出了另一個問題,他說道:“其實,校長並非完全反對教育、教學方麵的改革,我們今後真要是做一些改革方麵的嚐試和探索的話,還必須要有他的支持才好辦啊!問題是,現在我們和他的關係鬧得這麼僵,這種局麵怎麼樣才能夠打破呢?”
“老師,你這樣一說,還真是讓我對您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其實,張啟蒙說這話的目的還並不是真正在佩服這位教授先生,實在講也不過是先寬寬這位教授先生的心罷了,在寬了教授先生的心之後,張啟蒙便接著講道:“老師,我過去因為家境貧寒而學習過一下中醫。這中醫治病呢,有時要下猛藥,甚至使病人又吐又瀉,但是,下猛藥的目的,並不是要把病人給弄死,而是在於治病救人。像校長這種人,從本質上來看,我還是很敬重他的,但是,他目前的思想狀態,卻是跟我的想法和願望格格不入的,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不要說去爭取他的支持,就是想和他溝通、商量,恐怕都很難找到共同的語言,因此,我們現在就得給他下猛藥!
再拿老師您來說吧,本期一開學,我們之間不也是鬧得水火不容嗎?請老師原諒,在那種情況之下,我肯定無法顧及您這位老師的麵子了,有時甚至明顯看來就是跟您作對,但是,在我們經過一番唇槍舌戰之後,不是又重歸於好了嗎!這就正像《水滸傳》中所言:梁山好漢,不打不相識嘛。”
教授先生聽了之後,便情不自禁地對張啟蒙誇讚道:“好你個張啟蒙!你這張嘴啊!還真是厲害啊!”
張啟蒙便接著說道:“老師啊,您太過獎啦!不過呢,在我聽起來,倒實在是覺得非常地舒服呢!”
教授先生的老伴也不由得在旁邊調侃道:“還真是的!你們這一老一小,原本像一對生死冤家,而現在又在這裏一唱一和的,還真的像是一對梁山好漢呢!”
正當這屋裏的人談得十分契合之時,卻有人在屋外麵敲門了。
“誰啊?”教授的老伴問道。
“我!校長辦公室的小劉啊!”
很明顯,這是校長助理受了校長的差遣,叫他來教授家裏帶張文軒先生到校長那裏去說聊齋了。
此時,教授先生心中的怨氣已經全消了,而且經過他同張啟蒙之間的一番長談,他也知道該怎麼對付校長大人的質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