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學的實踐也是如此,它利用現成存在的質料,找到它的潛能,希望將其現實化。但它現實化的方式不同於工匠雕刻石頭的過程,工匠使用的是自然的力量;而自然學家的實踐,使用的是努斯的力量。”
“正如我們所知,靈魂是使得身體現實化的原因,這說明,在靈魂之中就包含著工匠雕刻石像時所具備的那種‘現實化’的力量。因此,當靈魂不將這種力量運用於自身或者身體,而將它作用於對象上時,它的這種‘現實化’力量也被傳遞到了對象之中。”
“這樣我就明白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時候自然學的實踐很容易,有些卻很困難呢?它取決於兩個方麵,一個是質料的潛能方麵,即這種質料是否有著現實化成為我們需要的某個對象的能力?如果這種潛能根本就是不具備,或者很難具備的,那麼這個實踐很可能不會成功。舉個例子,一個自然學家很難將火變成水,也不能把冰變成火,他至多可以把火變成土。這說明,元素的轉化就是根據不同元素的潛能來決定的。”
“另一個方麵,就是努斯的強度。也就是,人類靈魂之中包含的那種‘現實化’的力量的大小。關於這個,我還不是特別清楚,但我想,它可能與我們對某種對象的知識多少有關。”
“我個人的實踐經驗是,我們越是了解一個東西,想要得到它的時候需要耗費的努斯力量越少,知識越多,越省力。這一方麵說明了,我們關於質料的知識有助於我們了解它的潛能,從而讓我們避免那些不可能實現的對象,而清楚地製定可能實現的步驟,就像一個有著草圖來蓋房的建築師總比沒有計劃的建築師要更容易蓋好房子;另一方麵表示了我們對某物的知識決定了我們將其現實化的難度。一個優秀的建築師比一個蹩腳的建築師更容易成功蓋起一座房子,也是這個道理。”
“而拋開自然學的對象,縱觀所有我們認識的對象,最容易被努斯認識和理解的是什麼呢?是語詞。這就是修辭學實踐的原理。”
“因為我們一旦理解了語詞,它就在我們的努斯之中,我們可以對這些語句潛在包含的意思進行準確的把握,這些語言的‘潛能’能夠達成的‘結果’,就是我們意圖‘實現’的目的。”
“這種實現就體現為‘說服’。尤其是利用推理這種實現方式,我們可以很快的說服別人。而修辭學家很多時候,用努斯的力量操縱了推理的過程,這就是詭辯和欺騙。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努斯的力量加強某種正確的推理,這就是具有真理性的說服。”
“這個想法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一個例子,我曾經在析取語句中任取一個析取支就能說服對方。我當時並不理解這種行為的原因,現在想來,是因為這種命題包含著兩種潛能,而每一個結果都可能在未來實現,因此,當我有意用努斯的力量加強一種選擇時,它的說服力就急劇加強了。”
“這比直接說服別人相信一個謊言或者幻象要更容易,因為人們會從一開始接受了兩種可能性,對於他們來說,兩種選擇都符合命題包含的潛在意思。”
“當我思考這兩種關於潛能與現實的例子時,我突然覺察到,這與阿裏斯提波導師的技藝是一致的。”說到此處,亞裏士多德看了看歐多克索,見對方並沒有阻止他,他才繼續說道:
“阿裏斯提波導師精通修辭學和自然學,但他的技藝獨特之處在於操縱人的感情,或情緒變化。我們的情感本來就會因自然之中的一些變化而發生波動,同樣也會因接受到不同的語言而有不同的反應。我想,阿裏斯提波導師就是利用了這一點,綜合了修辭學和自然學的技藝,將人情感中本來就潛在包含的某一種情緒在瞬間放大,這樣就實現了操縱感情的目的。”
“所以,一個靈魂之中不包含恐懼的人是不會被恐懼影響的,就像代行者那樣;那個人似乎不會被許多負麵情緒影響,很可能,她的靈魂之中已經被排除了那些情感實現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