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課之後,亞裏士多德等三人沿著原路走回學園。此時已近傍晚,阿瑞斯山在夕陽的照耀下泛出一片紫色。他們再次路過酒神神廟時,隻見一群人正在那裏布置些什麼。看裝束,他們是從外邦來的戲班,似乎是要參加下個月地母節慶典的喜劇競賽。
雅典戲劇氛圍濃厚,往常的酒神節戲劇大賽更是萬人空巷。在酒神劇賽上獲獎的作家也會獲得前所未有的名聲。因此,各城邦的劇團紛紛來到雅典,希望一舉成名。然而,能夠在酒神節表演的劇團畢竟有限,於是一些雅典人開始在秋季的地母節舉辦另一場賽事,與春季的酒神節劇賽遙相呼應。地母節慶典沒有酒神節或泛雅典娜節那麼隆重,參與集會的也多為祭祀大地女神得墨忒爾的婦女,因此講述社會生活的喜劇更受歡迎。不過,正因為雅典的婦女很少參加公共活動,而地母節又是她們難得出門的一天,所以,這天上演的戲劇哪怕最終得不到大獎,觀眾和收入卻並不會少。就這樣,許多小戲班選擇在三月末來到雅典,通過試演增加名氣,從而在之後的大賽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阿裏斯塔遠遠看到那群人,就興奮地大喊:"就是他們,幾天後的戲劇應該就是他們來演。"
赫米阿斯看著他問道:"阿裏斯塔,你這麼喜歡戲劇?而且這種小型劇團也不會有什麼好劇本吧?我看他們都湊不齊一支完整的歌隊。"
"那可是地母節的戲劇,到時候看的人不會少!所以他們怎麼也得拿出點真本事的,是不是?”
“阿裏斯塔,我想,比起戲劇,你是對那天的觀眾更感興趣吧。”亞裏士多德插了一句,“而且,距離地母節還有十天,我不知道你為何這麼激動。”
“哦,亞裏士多德,那是因為我對詩歌的熱愛。”阿裏斯塔的臉突然漲紅了。“我可是熟讀阿裏斯托芬劇本的人,還有埃斯庫羅斯,歐裏庇德斯的劇本我都搜集過。如果我不能成為一個數學家,肯定會成為一個劇作家。”
“好了,劇作家,先想想你那一百個三段論練習吧,希望你在天黑前可以完成它。”赫米阿斯揶揄道。
阿裏斯塔臉色變得難看起來:“我們趕緊走吧,我可不想在父親麵前做修辭課的練習!”
……
回到學園的亞裏士多德拒絕了赫米阿斯共進晚餐的邀請,而是獨自回到了寢室。他拿出白天記錄的莎草紙翻看著,腦子卻在思考著伊索克拉底講述的蘇格拉底故事。
他當然也聽說過其他人談論的蘇格拉底,自從雅典城邦為他恢複名譽,這位哲學家就成了每個稍有知識的人話題中的焦點,無論在雅典還是其他城邦。亞裏士多德當然知道,關於蘇格拉底最多的記錄,就來自柏拉圖。他將蘇格拉底的言論寫成對話,在公眾麵前表演,從而讓很多人了解了他的老師。但這些對話隻涉及理論,而從未提到實踐。
“哲學家所說的理論和實踐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亞裏士多德自問,“如果學習了某種知識就可以了解某個理論,那憑什麼有的人可以將這個理論現實化呢?”
“伊索克拉底提到了,那位被稱為'邏各斯'之主的神明會回應人的語言,這又是如何實現的?”
“歐多克索先生提到,努斯的力量決定了實踐的能力,巴門尼德說要沿著真理之路。這些命題的背後,到底要說什麼?”
“真理?可我現在還想不到一條絕對為真的大前提。假設'人都是會死的',是一條真理,我能利用它做什麼?”
“我當然不能讓一個人由生轉死,因為人的死期與死因都不包含在這個命題中,也就是說,它不會將一個活人變成死人,因為這個命題中並不包含由生轉死的條件。”
“可是反過來呢?如果一個自稱不會死的人,遇到了這句話將會如何?不,這不可能,如果有一個人可以永遠不死,那他就不能稱之為一個'人',因為我們理解的人必然是會死的,而不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