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傅善祥馬上說:“這樣做,非常得罪人啊!到時候,還會有人才投靠我們嗎?”
“哈哈哈哈,人才?我有你們這些女將還不夠嗎?而且,我是二十一世紀的人,信奉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在我看來一個好的製度比任何人才都有用。我們不需要太優秀的人才,我們隻需要能一絲不苟執行我們政策的狗才也就行了。那些有別的想法的人才,那我們也就敬謝不敏了。”
“隻要我們有了足夠的經濟基礎,有了足夠強大的士兵,那我們有什麼還打不贏的?我們有了錢,有了精銳的士兵,哪怕我們一時被打敗,不過我相信最後勝利的還是我們。因我們能夠獲得民心,能夠有足夠的實力去和那些諸侯對耗。這個也就是一個好的社會體製帶來的好處,比起任何人才都重要。而如果為了所謂吸引人才,而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那最後我們一定會完蛋的。隻要製度上留下了隱患,那哪怕你再厲害的人才,你也都是會有積重難返的那一天。在一個國家龐大的製度麵前,一個人再是天才,那也都無法能夠扭轉命運。諸葛亮號稱牛叉的人,可是他們也都無法挽回蜀漢的命運,因為北方曹魏的領土人口都是他們的很多倍,他不論怎麼北伐也都無法能夠獲得成功。所謂人才,那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製度設計。隻要我們的製度設計比起別的諸侯優秀得多,那他們再好的人才最終也都是要輸給我們。人才優勢,那是建立在製度相同的情況下。可是如果我們的製度能夠超越他們,能夠領先於他們很多代,那我們哪怕一時之間不占據人才優勢,可是長期打下去我們的經濟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別的諸侯越來越弱。到時候,那些所謂人才一個個也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沒有了錢財沒有了糧食沒有了軍隊,那他們難道還能夠以一當萬來和我們作戰不成?”
“所以,我們要麼不做,要麼也就是要做絕了,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在製度上絕對的領先。隻要製度上絕對的領先,那他們任何人才也都沒有用處。當然,也不能領先太多,什麼民主什麼的先不需要了,當年王莽也是一個倒黴的例子。而這個均田製還有府兵製,到後麵的攤丁入畝還有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都是封建時代的法寶,所以我們不妨用一下,也都不怕太過超越了時代引起混亂了。”
而傅善祥聽了這話,知道董良的意見沒有辦法改變了,而她知道自己隻是董良的女奴而已,所以她主動說:“主公英明!”
“好啊!你去擬定相關的實施方案,然後準備進行實行這些計劃。關於均田製、租庸調製、府兵製、攤丁入畝、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你都趕緊擬定出來,然後我要盡快的實行了。現在已經是公元190年的一月底了,我希望在下一名女將出來的時候,能夠真正的開始進行均田製。”董良說道。
而傅善祥馬上主動說:“是,主公,我馬上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