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較量(上)
周一回到公司,屁股和凳子還沒有親熱,莊小魚就接到上頭的通知,說原先與陶氏的設計方案不符合客戶訴求,需要做大量的改動,並要求公司的主要設計人員立馬前往陶氏。莊小魚一聽一個頭大,怎麼半路又生出這麼一檔子的事情來,於是急匆匆的同其他幾個人員趕往陶氏。
領頭領導是裴楠。隻見她黑著一張臉正與設計總監做各種應對策略。兩人商討了好一會,又在車上同大夥商量,商量的結果就是:敵強我強,敵弱我弱,在設計領域我們是專業,我們必須在這一領域要有足夠的底氣,至於客戶的訴求,可能是陶氏自身的一個方案臨時改動,而我們能適應的調整就是做最快的調整,不要給對方一個挑刺的機會。換而言之,就是要堅持自己的,調整改變的,厚著臉皮讓他們說去吧。於是一幫子人連連點頭,各自心裏兜著十七八個吊桶向陶氏奔去。
一會便到了陶氏,莊小魚隨行這走進這個獨享一棟大樓的集團,望著這棟鶴立樓群的大廈感慨萬分,什麼叫做商業巨子,什麼叫做財大氣粗,什麼叫做根深葉茂,什麼叫做望而卻步,真教人在內心油然生出各種敬仰的、妒富的、震撼的複雜情緒。
話說陶氏雖然是家族企業,但是並不局限在起家時的餐飲業,發展至今的百餘年間已經在汽車、家電、酒店等等都有涉獵,真是錢多手大,陶氏翻手一覆,可謂是個五個手指頭各占一個山頭。
眾人上了十五樓,由陶氏的設計創意部負責人接待,由於此次項目是一個合作項目,且是屬於電商領域,雖然陶氏涉足的行業眾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傳統行業,此次參與,也怕是涉足電商的一個嚐試,所以陶氏十分狡猾的也隻是參了百分之三十的出資股,一半以上都是莊小魚的自己公司的項目,這點對陶氏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但對公司來說確實是一大筆財富。
按理來說很多的設計和方案隻要莊小魚公司自己搞定就可以了。但是公司考慮能和陶氏這麼一個大財主打好深厚的“戰略友誼”,關於項目的起草、方案、設計以及實施都必定要給陶氏過目的才敢拍案,所以這次一聽陶氏主動提出有改動,更是忙不迭的將人員送來過來。
一行人戰戰兢兢的坐在偌大的會議室看人家的創意總監提出改動的地方,聽完對方的一番講話突然大眼瞪小眼的麵麵相覷,每個人都似乎都聽到了心中那個繃得緊緊的弦“吧嗒”的一聲斷了,然後紛紛吐了一口氣,各自將身子鬆弛了下來。
原來並不是方案與設計的初衷有不合意,其實陶氏隻是來跟他們講關於設計的主動權問題,他傳達了陶氏的意思是隻要宗旨不變,莊小魚他們大可放開手腳進行創作,中間的修改之類的也無需再請示陶氏,隻要呈報最終效果即可。
眾人均又鬆了一口氣,各自又將身子鬆了一鬆。裴楠跟對方一笑,起身握手到道謝,客套一番之後邊準備離開。正當大家準備離身的時候,對方總監倒是說了一句:“請問哪位是莊小魚,我們總經理說有事請您留一會。”。
莊小魚傻了眼,眾人則很友善地拋來意味深長的一瞥,翩然離去。裴楠更是轉了身來,頗有語重心長的拍拍她的肩膀,卻蹦出一句“姑娘保重,我們先行一步了。”。
莊小魚嘔血。她邊嘔血邊隨著對方總監上了十七樓,來到總經理辦公室門口。待對方友好的離去之後,掙紮了半日,莊小魚才戰驚驚的抬起抖啊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