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逐漸的流逝,當年的少女已經成為一名絕世美人,在皇後的庇護下,即使有人暗恨於她也無濟於事,躲過了後宮的陰謀詭計。然而好景不長,在一次侍寢中,雲妃不知為何突然發瘋,執匕欲行賜皇上,幸得武文帝身手敏捷,方才躲過一劫。
盡管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武文帝也未處死雲妃,隻是明珠宮從此形同冷宮,再也不會迎來皇上駕臨。麵對周遭越來越少的笑臉,越來越多的憎恨鄙夷,雲妃也未對此事做出任何解釋,與隨自己進京的侍女獨居宮中,極少出現再出現在人多場合。
這般過去了兩年之後,武文帝逐漸的淡忘了此事,開始又出現再明珠宮,再度寵幸於她,曾經消失在雲妃麵前的那些人又漸漸地回來。對此,她仍如以前一樣寬和待人,絲毫不介意在這兩年中這些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
命運是多變的,雲妃的曲折並未就此完結。就在她重新得回武文帝寵愛,天運十年的某一天,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這一次,身體已經沒那麼硬朗的武文帝沒再躲過鋒利的匕首,被刺中龍體,險些命喪黃泉。
上一次因為武文帝並未受傷,並深受寵愛,她方才逃過一劫。這一次,當今聖上卻在妃子的床上險些喪命,沒有人再能夠救得了她。
聽聞此消息,皇後娘娘大驚,繼而大怒,親自嚴查此事,三位貴妃娘娘擔憂皇上龍體,日夜陪伴,寸步不離。很快,皇後娘娘在明珠宮內搜到了身穿龍袍的布娃娃,用血畫成的符咒等眼熟的東西。
麵對這些所謂處心積慮要弑皇複仇的所謂鐵證,雲妃仍然沒有解釋,甘願認罪,最後這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樁刑事案件移交刑部三堂會審,也很快有了結果。雲妃因為國恨潛入深宮,騙取皇帝信任侍機行刺罪名成立,鐵證如山,按照武朝律例,當夷十族。
當時正值文風複蘇伊始,天道也在逐漸的擴大起來,並擁有一定的影響力。就在雲妃被打入刑部大牢,朝廷派出重兵合圍漠北省,準備將雲妃受封爵位的族人抓起來的時候,深得皇帝信任的清陽觀道人上奏此時必有蹊蹺,並獲準參與這一事件的調查,最後得出結論:雲妃為本無行賜之心,隻是所住明珠宮為前朝皇後寢宮遺址,受到厲魂纏身導致行為失控,最終成為鬼妃,殺掉雲妃及其族人的話,隻會加深怨氣,後宮更加難以平靜,隻有徹底化去雲妃身上厲魂,才可徹底平靜此事。
於是,雲妃在被清陽觀所有道人集體施法三日之後,與第四日一天當中陽氣最盛的時刻,被油鍋活活烹死,屍骨無存……
雲為魅,可信否?
短短的六個字,就如施加的魔法的咒語一般將人的思緒拉到那一場撲朔迷離的風波之中,沈湘拿著筆的手輕微的顫抖著,眉頭前所未有的蹙在一起,不是恐懼,而是被勾起了一種情緒。
這一場風波在世間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時候,她還未來到這個世上,但這不代表著她不知道這件事。相反的,在一次偶然中她從一本類似宮史的書籍中看到說簡單不簡單,說複雜也不複雜的事情後,如同中了魔咒一般四處找尋著有關於雲妃之死更加詳細的書籍,所以她遠比同齡人更加了解這件事。
與當時的人一樣,她願意相信這個版本的雲妃之死是真的,但也隻是相信雲妃是這麼香消玉殞的,至於所謂鬼妃妖妃,她卻不相信,她確信這其中有著很複雜的關聯,隻是那個命運曲折的女子或是太善良,或是太傻而落下一個如此淒慘的結局。
太善良,或許是因為不想牽連過多,讓後宮掀起一片血雨腥風;太傻,是因為太善良,善良到任由一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後將她推進深淵……
狠狠地吸了一口氣,將自己深陷其中的情緒拉回來,一種沒來由升起的煩躁在心裏縈繞起來。
“雲妃之死,無論原因如何,一切都已經蓋棺定論,如今書苑卻將此事作為試題,難道是想要讓此事再一次成為眾口熱議的話題麼?還是書苑想要為雲妃洗涮冤屈?如果這事再傳到漠北,豈不是又要讓雲妃全族再一次難過?就算不觸怒皇上,那也是一件對他打擊很深的事,不是麼?”
不住的輕聲呢喃著,沈湘心裏的煩躁愈發濃鬱,片刻後她不再遲疑,銀牙一咬在試題上寫出了幾個柔韌卻不失幾分剛硬的字:
“顏如書苑,不過爾爾。”
筆落,悠揚鍾聲響起,第一場考試的時間,剛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