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宋一鶴和賀逢聖等武昌府諸官,隻能大哭著離開了楚王府,到了這會兒,他們是徹底絕望了,愛咋滴咋滴吧!大不了到時候武昌城破的時候,他們殉國死了拉倒。
倒是一些官吏在這個時候,留了個心眼,先將家眷安排離開了武昌城朝各地逃去,到時候剩他們也好辦一些。
九月初羅立和劉耀本在德安府回師,兩軍相見自是好一陣歡騰,相互通報了各自的戰績,一個個摩拳擦掌的隻待肖天健領兵抵達武昌,他們便合兵一處攻打武昌城了。
可是他們沒想到肖天健在打下嶽州之後,突然間改變了計劃,掉頭攻向了長沙,計劃中的與他們彙合的日子因此也推遲了,但是好在肖天健沒有忘記羅立和劉耀本,命令他們在他率部趕到武昌之前,先利用他們手頭的兵力,肅清武昌周邊的州縣,將武昌城先給孤立起來再說。
於是羅立和劉耀本便再一次分兵,開始對武昌周邊的各個州縣發動了進攻,羅立率部向東攻拔,揮師進擊麻城、黃安等地,而劉耀本則率部幹脆朝著漢陽城攻了過去。
兩部人馬個顯神威,開始在武昌一帶大打出手了起來,先是羅立領兵一鼓而下拿下了麻城,而麻城、黃安等地的百姓早就盼著刑天軍趕緊打過去了,當地義民自發組織起來,和當地的一些地主武裝便先行幹了起來,而黃州一帶的豪紳權貴們當然不能坐視他們這麼囂鬧,於是也組織起了鄉兵對其進行鎮壓,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將這些當地的義民武裝鎮壓下去,羅立便領兵殺到,而這些當地豪紳和權貴們組織起來的鄉兵們對付一下當地的義民倒是還能湊合,可是一碰上刑天軍的正規軍,他們便不是個了!當即被羅立派兵打得是滿地找牙,紛紛投降抑或逃竄而去。
而麻城縣城內的知縣本來還打算率兵死守麻城縣,可是沒成想城中幾十個義民在刑天軍兵至城外的時候,突然間發難,控製住了一個城門,將刑天軍的兵馬放入到了城中,城中守軍當即便大潰,降的降死的死,知縣隨即投井自盡而死,麻城告破。
而劉耀本打漢陽城,也沒有費太多的周章,僅用了幾天時間,便在大炮的助戰之下,轟開了漢陽的城門,殺入到了漢陽城中,在漢陽城中殲滅了兩千多官兵守軍,並且奪取了江邊碼頭不少船隻,如此一來便打開了武昌北大門,和武昌府隔江相望了。
直到這個時候,武昌城中的楚王才算是感覺到了壓力,知道一旦賊兵過江打下武昌,他的基業估摸著不可能會給他留下了,於是慌忙拿出了一些銀兩,招買兵馬。
這世上有錢能使鬼推磨,本來在刑天軍南下湖廣之後,湖廣各地都有不少逃兵潰卒逃到了武昌府,另外還有大批有錢人拖家帶口的攜帶者親族逃入武昌府避難,現如今楚王朱華奎拿出錢募兵,立下招兵旗,還真是有不少的吃糧的家夥來投效。
短時間之內還真就別說,讓楚王在武昌府聚集起來了萬餘新軍,而楚王這個混賬認為這些兵馬是他拿錢招募起來的,不能交給宋一鶴統管,怕宋一鶴把這支人馬拉出去在別的地方消耗掉,於是便將這支人馬交給了楚王府長史徐學顏統帶,稱之為楚王新軍,什麼祖製不祖製這會兒他已經不顧了,雖然大明從朱棣之後,不許各藩王交結文臣武將,也不許其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兵馬,否則的話就以謀反處置,可是到了這會兒,楚王也看出來朝廷裏麵坐著的那個皇帝顯然是沒能力再管他了,幹脆不顧舊製,將這支人馬充為了他的私兵。
但是楚王卻忘了一點,這些招募起來的人馬,基本上都是刑天軍手下的敗兵,大部分都見識過刑天軍的犀利,投軍隻不過是為了解決眼下的吃飯問題,其實他們根本不敢跟刑天軍死磕了,另外隻有少部分人是為了保家,隻有這少量的人馬才有點鬥誌,可惜這部分人卻沒有戰鬥經驗可言,更沒有經過多少正規的訓練,戰鬥力根本不行,他想要依靠這支人馬,便守住武昌城,顯然是有點癡人說夢,這一點就連他的楚王新軍之中的一些部將都十分清楚,早就有人在暗中開始派人趁夜出城坐船,偷渡長江到漢陽那邊去跟刑天軍勾勾搭搭去了。
(今日鳴謝強2k、白雲過隙二位兄弟的打賞!小長假第二天,大家過的如何?)
如果您覺得《葬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