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國內因為福壽膏的問題弄得是民怨沸騰,很多人是傾家蕩產,兵丁更是常年服用福壽膏而沒有了戰鬥力。”劉仁軌看了李恪一眼,見李恪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才繼續說道,“而且,這次高麗出兵,是舉國之力,傾盡國內的所有精兵四十萬,沿途跟皇上的大軍作戰,損失了十分之七八,又被殿下在白岩城下殲滅了二十萬,現在高麗國內兵馬已經所剩無幾。”
“所以,你的意思是高麗人會來求和?”李恪突然開口說道。
“對——他們肯定會采取求和和納貢方式換取和平!”劉仁軌說道。
“和平——?”李恪冷冷的說道,“在本王這裏行不通——”隨即,他又道,“這次將你招集到遼東,就是讓你統領遼東大軍,給本王滅了高麗。”
劉仁軌一愣,隨即露出了喜悅之情,躬身道,“末將不負殿下的厚望——”
其實,他心裏很清楚,這是北王想送給他一份功勞。
他更加的清楚,隻要滅了高麗,北王肯定會像對待蘇定方一樣待他,會給他封王。因為,他心裏清楚,北王絕對不會忘記最早跟隨他的人,像蘇定方、陳其和自己等。
“那殿下你呢?”劉仁軌繼續問道。
“過不了幾天,朝廷肯定會有聖旨到遼東吧!”李恪歎息道,“到時候本王肯定要回京——”
說到這裏便沉默不語。
劉仁軌也清楚,皇上中病的時候,自然不會給北王在外擁兵自重機會,肯定會將他調回長安城。
“好了——你先下去吧!”李恪對劉仁軌說道。
劉仁軌告辭,離開了李恪的書房。
李恪開始靜靜的思量,自己究竟該怎麼做呢?半響,他微微的歎息一聲,終究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因為,他很清楚一點,長安現在還有將近十萬的大軍,而長孫無忌調往崤關三萬大軍,又在蒲州設下兩萬精兵。在沒有確定李世民病情的情況下,自己貿然調兵前往長安城,除了兵戎相見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的辦法。
所以,他在等待時機,等待最佳的時機。
他在等李世民,看他是否要立李治為太子。
真要立李治為太子,那自己隻能再次請旨回西北,或者請戰滅高麗,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架空。因為,這段時間蘇定方估計已經跟西域諸國之間有了摩擦,自己整好有請旨的機會,再者高麗還沒有滅。而這時李世民病情不嚴重的情況下。隻要發現他的病危很重,那自己也不會坐以待斃,必須要發兵長安,絕對不能讓長孫無忌的陰謀得逞。
李恪心裏這麼胡思亂想,日子有過了十天。
十天過去,長安那邊沒有任何的消息,倒是高麗派出了使者,向跟大唐議和。
李恪給劉仁軌的命令是滅了高麗,將高麗變成大唐的國土。但是,他也命令劉仁軌虛與委蛇的跟高麗周旋,先不要急於動手,等長安那邊有消息了再做行動也不遲。所以,高麗的使者沒有見到北王李恪,隻能整天跟劉仁軌商議議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