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如母李氏(3 / 3)

李氏歎氣:“小秋啊,贖身出來也可以自由交往,你這樣呆在府裏,永遠是個下人的身份,主仆有別,總是不妥……小秋,你說呢?”

葉剪秋想了想後就點點頭,李氏說的對,其實先贖身出來也未嚐不可。但是如果他出來,肯定得先買個房子穩定下來,然後開個店養活自己,但是這些都需要錢……他想到了葉大山,過幾天他就要來青陽看病,還不知道他的病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如果病重的話,看來還要出手一批花草換銀子……

“嬸子,我有事想對你說。”

對生活有足夠閱曆的長輩,肯定對這些家常鎖事有一套獨特的見解。葉剪秋決定將自己的煩惱向李氏吐露。

李氏點點頭:“小秋,有什麼為難的事,盡管跟嬸子說。”

“嬸子,是這樣的……”

葉剪秋將葉大山一家子的事情前前後後都告訴了李氏,李氏邊聽邊輕輕點頭,耐心地聽葉剪秋講完。

李氏聽完後,語重心長地道:“小秋,我明白你的苦惱是什麼了,嬸子隻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聽與不聽,你自己考慮。”

“嗯,嬸子隻管說。”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說的就是家裏的這些家常裏短。有人雲,六尺軀,來何處?父精母血成汝體。父母是無法選擇的,即然老天安排了這樣父母給你,你隻能麵對,想辦法找到一個穩妥的相處方式。這世間事,大多數是清楚的讓著糊塗的。小秋啊,大丈夫當容人,無為人所容……”

葉剪秋無奈,他不知道前世欠了這個葉大小多少,這輩子要替他應對這樣的家人。他有個想法,他想帶著司徒瑾私奔,他肯定能養活司徒瑾!可是這很不現實,司徒瑾是絕對不會因為他而離開自己的兄弟們。而他,更不可能離開司徒瑾獨自到外地生活。既然他們都留在青陽鎮,那葉大山一家也是無論如何也逃避不了的。

看來,在這個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五常封建年代,李氏的思想也是很傳統的。

葉剪秋道:“嬸子,你想讓我忍著麼?天下真的無不是的父母麼?”

李氏搖搖頭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敬仰埋兒奉母,姿蚊飽血的孝子,也有人說是愚孝,有損天倫……但是,小秋啊,你已經長大了,人也很聰明,有些事要用腦子好好想想怎麼辦。”

“按理說這是小秋的家務事,但是嬸子沒有把小秋當做外人,不管是小人還是君子,嬸子都當定了!比如你父親,不要當麵頂撞鬧僵,你要用智慧的方式和他周旋。他來則好生接待,但是要銀子,就想個合理的借口推拖。像他這樣為了自己的臉麵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人,還不如你自己把銀子親自遞到需要者的手裏,避免他為了虛榮而滋生蔓長的野心。又或是直接買成東西拆開送回家,讓他不好送出去。”

葉剪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李氏笑了:“其實在這莢縣,嬸子很佩服兩個人,那就是曹家老太和捕頭楊小迷。”

“為什麼呢?”

“曹老太處事不驚,什麼大風大浪她都能冷靜的找到解決辦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將損失降到最低,從而保得一家安穩,有這樣威嚴而慈祥的長輩是家族的福氣。而楊小迷,年紀不大,但是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他都能和諧相處,上到達官老爺,下至惡匪布衣……聽說被他抓住的逃犯很少和他結仇的,有人出獄後還和他喝酒交朋友。他們二人這是經過多少世事磨練才達成的境界啊!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學問……當初我們覺得不能逾越如高山一般的困難,等時間久了再次回頭,就覺得不過是個小山丘而已,是當初自己把自己嚇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