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吉甫
在喧囂的波翻浪卷中,李吉甫猶如靠近岸邊的一滴水,力求在洶湧中尋找一點平靜,然後又無可奈何地被巨浪攜帶著前進。新學期開始了,王麗華又回到了原來的教師位置上,第二次淮海戰役也宣告結束了。眼看李吉甫又沒事可做了,他又得回麻柳灣去挖泥巴。這時,鄉裏又成立了一個市場管理委員會,簡稱市管會。劉雲鳳叫李吉甫進了市管會,專門做管理市場的工作。雙橋鎮雖然不大,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到了三、六、九逢場天,各種各樣的生意人都會湧到這條青石板街上來吆喝,形形色色的貨物擠滿市場,亂七八糟的事情時隱時現,有的賣主短斤少兩,小偷扒手混跡於鬧市之中,違禁貨物不時拋頭露麵,膽大的竟敢拿著鴉片在街頭巷尾出售,爭吵鬥毆之聲不絕於耳。再不派人管理,這個市場不知會混亂成什麼樣子?
市管會共有三個人,除李吉甫外,還有馬得勝和楊祖華。馬得勝和楊祖華的家都在雙橋鎮街上,市管會的辦公室設在東嶽廟裏,就是前征糧剿匪工作隊住的地方,房子挺寬的,這三個人想怎麼使用就怎麼使用。楊祖華是主任,街上的人都叫他楊主任。李吉甫當了一個多月的代課教師,於是就有了李老師的稱謂。每到逢場天,三個人就結隊出發,楊祖華舉起一杆三角形的小紅旗在前麵開路,他的雙眼瞄著市場滴溜溜地轉;李吉甫拿了一把算盤和一個本子;負責計算和記錄;馬得勝赤手空拳,隨時準備聽從楊主任的吩咐,伺機行動。楊祖華的小紅旗指向哪裏,他身後的兩個散兵就跟向哪裏。三個人的任務就是把該收繳的東西拿回東嶽廟的屋子裏堆放著,待散市之後再進行解決處理。三個人中,那兩個人是大老粗,基本上沒文化,但他倆不嫌李吉甫的成份高,都規規矩矩地稱呼他為李老師,恭恭敬敬地想從他那裏學點文化。三個人也配合得挺默契的,把個雙橋鎮的市場管理得井然有序。不是逢場天的日子,李吉甫的事情也少了許多,他就抽點空閑回家種田。日子就是這麼一天一天的過去,單調而有節奏。
今天是陽曆四月三十號,陰曆為三月二十五日,明天是逢場日。市管會的三個人坐在東嶽廟的屋子裏開會,為明天的工作做好準備。每個場期的頭天下午都是這樣,市管會裏的三個人都得認真的開一次會,商討第二天怎樣動作。三人的會正開得熱烈時,鄉政府秘書黃傑走了進來,他朝李吉甫招招手:“你跟我到鄉政府來,有特別的任務要完成!”
李吉甫已經習慣了聽人使喚,他跟兩位同事說了聲,就隨黃秘書去接受特別任務了。李吉甫跨進鄉政府的大門,就被這裏的熱烈氣氛感染了:這裏人很多,個個聲音激昂,似乎在議論著什麼。他驚異地發現:王麗華也在人群中,王麗華緊挨劉雲鳳站著。劉雲鳳朝李吉甫點點頭,開始布置任務:“寫標語,貼標語!”
大家都投入到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中了。李吉甫和王麗華專事書寫標語,其餘的人便去街上各處張貼標語。標語總共的內容隻有兩條,內容是:打倒美帝國主義!把美帝國主義從台灣趕出去!標語有大幅、中幅、小幅,反反複複地寫,到底要寫多少幅標語才夠,李吉甫不知道,劉雲鳳也不知道,反正是要把聲勢造得驚天動地!李吉甫從不關心政治,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他隱約聽人說了:美帝國主義想霸占我國的神聖領土台灣,明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全國的大城小鎮都要舉行反美示威大遊行,縣裏號召所有的成年人都參加。雙橋鎮的街上明天將是空前的熱鬧。能和王麗華一起並肩寫標語,李吉甫感受到了一種難得的溫馨,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溫情脈脈的的同窗歲月。李吉甫拿起久違了的狼毫毛筆,飽蘸激情,不知疲倦地書寫著。
傍晚時分,鄉政府辦集體夥食,招待大家吃晚飯,吃完晚飯繼續工作。鄉政府的光輝射在青石板街上,點亮了多少渴望的雙眼。李吉甫隻聞到了墨的馨香,夜色變得遙遠了。
終於寫完了明天需要的標語,李吉甫這才隱約感到了手臂有些酸麻,好久沒有這樣痛快淋漓地用筆了。他一點也不覺得累,隻感到興奮無比,興奮的是他可以同王麗華一道結伴回麻柳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