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歲,蘄、黃賊之犯江東、西也,詔江浙行省平章卜顏帖木兒率兵討之。
卜顏帖木兒益募壯健為兵,得驍勇士三千,戰艦三百艘。賊方聚丁家洲,官軍猝與遇,奮擊,敗之,遂複銅陵縣,擒其賊帥,複池州。分遣萬戶普賢努屯陵陽,王建中屯白麵渡,閭爾討無為州,而自率鎮撫布哈萬戶明安駐池口,以防遏上流,為之節度。已而江州再陷,安慶被圍益急,遣使求救,諸將皆欲自守信地,卜顏帖木兒曰:“何言之不忠也!安慶與池隔一水,今安慶固守,是其節也。救患之義,我豈可緩!上流官軍中潰,然皆百戰之餘,所乏者錢穀、器具而已。吾受命總兵,安可坐視而不恤哉!”即大發帑藏以周之。潰軍皆大集,而兩軍之勢複振,安慶之圍遂解。
是歲,蘄、黃二州大旱,人相食。
15,1353年。
正月,泰州白駒場人張士誠率鹽徒起義。
正月,用帝師請,釋放在京罪囚。
正月,命中書右丞圖圖以兵討商州賊。
正月,以中書添設平章政事哈麻為平章政事。
正月,詔印造中統元寶交鈔一百九十萬錠、至元鈔一十萬錠。
正月,方國珍複降。
正月,中書省臣言:近立分司農司,宜於江浙、淮東等處召募能種水田及修築圍堰之人各一千名為農師,教民播種。宜降空名添設職事敕牒一十二道,遣使齎往其地,有能募農民一百名者授正九品,二百名者正八品,三百名者從七品,即書填流官職名給之,就令管領所募農夫,不出四月十五日,俱至田所,期年為滿,即放還家。其所募農夫,每名給鈔十錠。從之。
正月,答失八都魯克複襄陽、樊城有功,升四川行省右丞,賜金係腰一。
正月,知樞密院事老章克複南陽唐州,賜金一錠、銀一十錠、鈔一千錠、幣帛各五十匹。
二月,中書省臣言徐州民願建廟宇,生祠右丞相脫脫,從之,詔仍立脫脫平徐勳德碑。
三月,命脫脫以太師開府、提調太史院、回回漢兒司天監。
三月,命江浙行省左丞帖裏帖木兒、江南行台侍禦史左答納失裏招諭方國珍。
三月,賊眾十萬攻池州,卜顏帖木兒會諸將分番與戰,大敗之,乘勝率舟師以進。
四月,命南北兵馬司各分官一員,就領通州、漷州、直沽等處巡捕官兵,往來巡邏,給分司印,一同署事,半載。
四月,特命中書左丞烏古孫良楨得用軍器。
四月,以甘肅行省平章政事鎖南班為永昌宣慰使,總永昌軍馬,仍給平章政事俸。先是,永昌愚魯罷等為亂,鎖南班討平之,至是複起,故有是命。
四月,詔取勘徐州、汝寧、南陽、鄧州等處荒田並戶絕籍沒入官者。立司牧署,掌分司農司耕牛。又立玉田屯署。降徐州路為武安州,以所轄縣屬歸德府,其滕州、嶧州仍屬益都路。辛亥,太陰犯房宿。
四月,車駕時巡上都。
五月,江西行省左丞相亦憐真班、江浙行省左丞老老引兵取道自信州,元帥韓邦彥、哈迷取道由徽州、浮梁,同複饒州,蘄、黃等賊聞風皆奔潰。
五月,中書左丞賈魯卒於軍中。
魯攻濠州,同總兵官平章伊撤察喇督戰,魯誓師曰:吾奉旨統八衛漢軍,頓兵於濠七日矣,爾等同心協力,必以今日巳午時取城池然後食。魯上馬麾進,抵城下,忽頭眩,下馬,且戒兵馬弗散。病愈亟,卻藥不肯汗,遂卒,官軍解圍去。
五月,濠州圍解,軍士多死傷,朱元璋乃歸鄉裏,募兵得七百餘人。
五月,以太尉阿剌吉為嶺北行省左丞相。
五月,張士誠陷泰州及興化縣,遂陷高郵,親王完者禿泰州陣亡。
士誠,泰州白駒場亭民也,以操舟販鹽為業。少有膂力,無賴,諸富家陵侮之,或弗酬其直,弓兵邱義屢辱之。士誠怨,欲報之,與其弟士義、士德、士信,結壯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殺邱義及所仇富家,焚其廬舍,延燒居民甚眾。自懼獲罪,乃入旁近場,招集少年起兵。行至丁溪,大姓劉子仁集眾拒之,士義中矢死,士誠益怒,決戰,子仁眾潰,入海。士誠遂乘勢攻泰州,有眾萬餘,克興化,結寨於德勝湖。朝廷遣使以萬戶告身招之,士誠不受。命淮東宣慰司掾納蘇喇鼎以兵捍德勝湖,賊船七十餘柁,乘風而來,即前擊之,焚其二十餘船,賊潰去。既而士誠襲高郵,屯兵東門,納蘇喇鼎麾兵挫其鋒,賊鼓噪前,乃發火筒、火鏃射之,死者蔽流而下。賊繚船於背,盡力來攻,而阿蘇衛軍及真、滁萬戶府等官,見賊勢熾,皆遁走,納蘇喇鼎知必死,謂其三子曰:汝輩可出走。二子不肯去,遂皆死之。士誠陷高郵,據以為都,僭國號大周,自稱誠王,建元曰天祐。
初,張士誠陷泰州,河南行省遣知高郵府李齊往招降,被拘久之,賊酋自相殺,始縱齊來歸。俄而興化陷,行省以左丞偰哲篤偕宗王鎮高郵,使齊出守甓社湖。已而高郵破,省憲官皆遁,有詔赦凡叛逆者。詔至高郵,不得入,賊紿曰:請李知府來,乃受命。
行省強齊往,至則下之於獄。官軍諜知之,乃進攻城。士誠呼齊使跪,齊叱曰:吾膝如鐵,豈肯為賊屈!士誠怒,扼之跪,齊立而詬之,乃曳倒,捶碎其膝而剮之。齊,廣平人也。
五月,卜顏帖木兒以舟師與賊戰於望江,又戰小孤山及彭澤,又戰龍開河,皆敗走之,進複江州。
六月,朱元璋還至濠,郭子興喜,以元璋為鎮撫。
時彭大、趙君用馭下無道,所部多橫暴,元璋恐禍及己,乃以七百人屬他將,而獨與徐達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遠,中餘遇疾複還。聞定遠張家堡有民兵號驢牌寨者,孤軍乏食,欲來降未決,元璋曰:此機不可失也!
乃強起,白子興,選騎士費聚等從行,至寶公河,其營遣二將出,大呼曰:來何為?聚恐,請益人,元璋曰:多人無益,滋之疑耳。
乃直前下馬,渡水而往。其帥出見,元璋曰:郭元帥與足下有舊,聞足下軍乏食,他敵欲來攻,特遣吾相報,能相從,即與俱往,否則移兵避之。帥許諾,請留物示信,元璋解佩囊與之,寨中以牛脯為獻,令諸軍促裝,且申密約。元璋還,留聚俟之,越三日,聚還報曰:事不諧矣,彼且欲他往。
元璋即率兵三百人抵營,誘執其帥。於是營兵焚舊壘悉降,得壯士三千人,又招降秦把頭,得八百餘人。
繆大亨以義兵二萬屯橫澗山,元璋命花雲夜襲破之,大亨舉眾降,軍聲大振。達,濠州人。雲,懷遠人,體長大,麵鐵色,驍勇絕人。
六月,知樞密院事失剌把都總河南軍,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魯總四川軍,自襄陽分道而下,克複安陸府。
六月,詔以敕牒二十道、鈔五萬錠,給付淮南行省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於淮南、淮北等處召募壯丁,並總領漢軍、蒙古守禦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