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史 編年史 倭寇入侵高麗1351-1359(1 / 3)

1,1337年。

正月,廣東增城縣民朱光卿起義,石昆山、鍾大明等率眾響應,建大金國,建元赤符。四月,惠州歸善民聶秀卿、譚景山等造軍器,拜戴甲為定光佛,與朱光卿聯兵反元。七月,起義失敗,朱光卿、石昆山、鍾大明等人被捕。

二月,陳州人棒胡(閏兒)利用宗教組織群眾起義。胡山花及陳州人棒張、開州人轆軸李等人也起兵響應,被河南行省左丞慶童鎮壓。

四月,四川合州大足縣民韓法師起義,自稱南朝趙王。

2,1338年。

四月,河南執棒胡至京師,誅之。

四月,帝薄暮至八裏塘,雨雹,大如拳,其狀有小兒、瑰玦、獅、象、魚卵之形。

六月,袁州僧彭瑩玉、周子旺聚眾五千人起義,周子旺稱周王,立年號,起義失敗,周子旺犧牲,彭瑩玉逃亡淮西。

六月,漳州路南勝縣民李誌甫,聚眾圍漳州城,守將綽斯戩與戰,失利。賊轉掠龍溪,縣民蕭景茂結鄉兵拒之,戰敗,被執。

時賊勢益盛,詔江浙平章拜布哈發閩、浙、江西、廣東四省兵討之,不克。

3,1339年。

四月,申漢人、南人、高麗人不得執軍器、弓矢之禁。

四月,鎮江丹陽縣雨紅霧,草木葉及行人衣裳皆濡成紅色。

十月,禁倡優盛服,許男子裹青巾,婦女服紫衣,不許戴笠、乘馬。

3,1340年。

伯顏被貶往南恩州,半路病死。

三月,漳州義士陳君用,襲殺反賊李誌甫,授君用同知漳州路總管府事。

五月,禁民間藏軍器。

六月,詔廢文宗廟主,遷太皇太後鴻吉哩氏於東安州安置,放太子燕帖古思於高麗。未幾,太後崩於東安州,燕帖古思於中道遇害。

七月,禁色目人勿妻其叔母。

十月,馬劄兒台辭右丞相職,仍為太師。以脫脫為中書右丞相,宗正劄魯忽赤鐵木兒不花為中書左丞相。

是歲,立奇氏為第二皇後。

3,1341年。

三月,給還帖木兒不花宣讓王印,鎮淮西。

四月,道州人蔣丙等起義,破江華縣,掠明遠縣。彰德有赤風自西北起,晝晦如夜。

五月,改封徽州土神汪華為昭忠廣仁武烈靈顯王。

六月,揚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湧溢,溺死一千六百餘人。

十一月,道州何仁甫等人起義。土賊蔣丙等與之合,攻破江華等州縣,溪洞猺二百餘寨亦相率入邊抄掠。

十二月,雲南車裏寒賽等人起義。山東、燕南,強盜縱橫,至三百餘處,選官捕之。

十二月,複立司禋監,加封真定路滹沱河神為昭佑靈源侯。

4,1342年。

脫脫右丞相。

正月,脫脫開京師金口河,深五十尺,廣一百五十尺,役夫一十萬。大同饑,人相食,運京師糧賑之。

四月,金口河工畢,啟閘放水,湍急少壅,船不可行。而開挑之際,毀民廬舍、墳塋,夫丁死傷甚眾,費用不貲,卒以無功。

六月,濟南山崩,水湧。

七月,惠州路羅浮山崩。慶遠路莫八聚眾起義,攻陷南丹、左右兩江等處,命脫脫赤顏討平之。立司獄司於上都,比大都兵馬司。

七月,教皇伯涅的克十二世使節馬利諾裏來中國,抵達上都,貢異馬,長一丈一尺三寸,高六尺四寸,身純黑,後二蹄皆白。

九月,大都人民反抗活動四起,京城強賊四起。

九月,詔遣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鞏卜班領河南、江浙、湖廣諸軍討道州賊,平之,複平嵠峒堡寨二百餘處。

是歲,杭州大火,燒官廨民廬幾盡。

5,1343年。

二月,遼陽吾者野人起義。

六月,回回刺裏五百餘人渡河,攻解、吉、隰等州。

七月,修大都城。

八月,四川上蓬反元起義。

山東起義軍焚掠兗州。

九月,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鞏卜班擒道州、賀州徭賊首唐大二、蔣仁五至京,誅之。其黨蔣丙自號順天王,攻破連、桂二州。

十二月,衛輝、冀寧、忻州大饑,人相食。

6,1344年。

正月,河決曹州,雇夫萬五千八百修築之。又決汴梁。

三月,特授八禿麻朵兒隻征東行省左丞相,嗣高麗國王。

五月,右丞相脫脫辭職,以阿魯圖為中書右丞相。

五月,大霖雨,黃河溢,平地水二丈,決白茅堤、金堤,曹、濮、濟、兗皆被災。民老弱昏墊,壯者流離四方。水勢北侵安山,沿入會通、運河,延袤濟南、河間,將壞兩漕司鹽場,省臣以聞。朝廷患之,遣使體量,仍督大臣訪求治河方略。

七月,瀕海鹽徒郭火你赤起義。

八月,山東霖雨,民饑相食,賑之。

八月,郭火你赤上太行,由陵川入壺關,至廣平,殺兵馬指揮,複還益都。

九月,命中書平章政事賀惟一提調都水監。

十一月,以各郡縣民饑,不許抑配食鹽,禁內外官民宴會不得用珠花。保定路饑,以鈔八萬錠、糧萬石賑之。河南民饑,禁酒。

7,1345年。

三月,東平路及徐州路大饑,人相食。

四月,募富戶出米五十石以上者,旌以義士之號。

五月,詔以軍士所掠雲南子女千一百人放還鄉裏,仍給其行糧,不願歸者聽。

七月,河決濟陰,漂官民廬舍殆盡。

十月,以中書平章政事賀惟一為禦史大夫。故事,台端非國姓不以授,惟一固辭,詔特賜蒙古氏,而改其名曰太平。

8,1346年。

別爾怯不花左丞相。

三月,京畿和山東地區反抗蜂起。

三月,盜扼李開務之閘河,劫商旅船。騎賊不過四十人,劫船三百艘而莫能捕。

四月,遼陽為捕海東青煩擾,吾者野人和水達達趙義,萬戶買住等討吾者野人遇害。

五月,盜竊太廟神主。

六月,汀州連城縣民羅天麟、陳積萬起義,陷長汀縣,福建元帥府經曆真寶、萬戶廉和尚等討之。

六月,思可法在雲南反,侵奪路甸,命亦禿渾為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討之。

七月,以遼陽吾者野人等未靖,命太保伯撒裏為遼陽行省左丞相鎮之。

八月,命江浙行省右丞忽都不花、江西行省右丞禿魯統軍合討羅天麟。

十月,汀州賊徒羅德用殺用天麟、陳積萬,以首級送官,餘黨悉平。

閏十月,靖州傜民吳天保反,領靖州等地苗、瑤、侗各族人民起事,攻克黔陽。詔湖廣省臣及湖南宣慰元帥完者帖木兒討之,俘斬數百級,徭賊敗走。

十二月,山東、河南盜起,遣左、右阿速衛指揮不兒國等討之。

9,1347年。

朵兒隻右丞相,賀惟一左丞相。

二月,河南、山東農民起義發展到濟寧、滕、邳、徐州等處。

二月,吳天保進攻沅州。

二月,以宦者伯帖木兒為司徒。

三月,雲南王孛羅來獻思可法之捷。

三月,集慶花山賊畢四等三十六人起事,鎮南王孛羅不花官軍萬數,不能進討,反為所敗,後假手鹽徒成功。

四月,臨清、廣平、灤河、通州等地農民起義。

五月,吳天保克武岡,遣湖廣行省右丞沙班統軍鎮壓。

六月,詔免太師馬劄兒台官,安置西寧州,其子脫脫請與父俱行。

七月,吳天保複攻沅州,連克漵浦、辰溪二縣,所在焚掠無遣。徙馬劄兒台於甘肅,以別兒怯不花之譖也。

九月,八鄰部落的哈刺那海、禿魯和伯起義,切斷嶺北驛道。

九月,吳天保二次攻占武岡,波及寶慶府,沙班兵敗被殺。

十月,西番人民起義二百餘處,陷哈剌火州,劫供禦蒲萄酒,殺使臣。

是月,徭賊吳天保複寇沅州,州兵擊走之。

十一月,沿江盜起,剽掠無忌,有司莫能禁。

十一月,吳天保三克武岡,命湖廣行省平章政事苟爾領兵討之,繼陷靖州,命威順王寬徹不花、鎮南王孛羅不花,以及湖廣、江西二行省,合兵進討。

十一月,撥山東地土十六萬二千餘頃屬大承天護聖寺。

十一月,命中書平章政事太平為左丞相。

十一月,命河南、山東都府發兵討湖廣洞蠻。

十一月,馬劄兒台薨,召脫脫還京師。

十二月,以中書左丞相朵兒隻為右丞相。

十二月,河南盜賊出入無常,分撥達達軍與楊州舊軍於河南水陸關隘戍守,東至徐、邳,北至夾馬營,遇賊掩捕。

十二月,衛輝路天鼓鳴。

10,1348年。

正月,命湖廣行省右丞禿赤、湖南宣慰都元帥完者帖木兒討莫磐洞諸蠻,斬首數百級,其餘二十餘洞,縛其洞首楊鹿五赴京師。

二月,詔濟寧鄆城立行都水監,以賈魯為都水。

三月,遼東鎖火奴起義,自稱大金子孫,水達達路脫脫禾孫唐兀火魯火孫討擒之。

三月,福建盜起,地遠,難於討捕,詔汀、漳二州立分元帥府轄之。

三月,湖廣行省遣使獻石壁洞蠻捷。

三月,吳天保四攻沅州,不克。

四月,命脫脫為太傅。湖廣章伯顏引兵捕土寇莫萬五、蠻雷等,已而廣西峒賊乘隙入寇,伯顏退走。

五月,大霖雨,京城崩。

海寧州沭陽縣等地農民發動起義。

六月,升徐州為總管府,以邳、宿、滕、嶧四州隸之。

十月,廣西蠻掠道州。

十一月,徭賊吳天保率眾六萬掠全州。

十一月,台州方國珍為亂,聚眾海上,命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朵兒隻班討之。

是歲,詔賜高年帛,設分元帥府於沂州,以買列的為元帥,備山東寇。

11,1349年。

脫脫右丞相。

黃河決口,賈魯做都水監,設法應付。

正月,徭族起義軍攻陷道州。

正月,立山東、河南等處行都水監,專治河患。

正月,廣西猺賊複陷道州,萬戶鄭均擊走之。

三月,黃河北潰。

三月,陳州麒麟生,不乳而死。

三月,壩河淺澀,以軍士、民夫各一萬浚之。

三月,膠州大饑,人相食。

三月,命大司農達識帖睦邇為湖廣行省平章政事。

三月,吳天保率部複攻沅州。

四月,立鎮撫司於直沽海津鎮。

七月,監察禦史斡勒海壽劾奏殿中侍禦史哈麻及其弟雪雪罪惡,禦史大夫韓嘉訥以聞,不省,章三上,詔奪哈麻、雪雪官。

七月,賜公主不答昔尼平江田五十頃。

七月,罷右丞相朵兒隻,依前為國王,左丞相太平為翰林學士承旨。

閏七月,詔脫脫為中書左丞相,仍太傅;出韓吉納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以也可劄魯忽赤搠思監為中書右丞,同知樞密院事。

閏七月,命岐王阿剌乞鎮西番。

閏七月,命知樞密院事亦憐真班提調武備寺。

十二月,冀寧平遙等縣曹七七起義,命刑部郎中八十、兵馬指揮沙不丁討平之。

十二月,吳天保克辰州。旋天保率苗、瑤、侗義軍北上,眾至六萬,連克潭州、嶽州,轉戰湖北,入河南,一度攻占滎陽。天保後戰死,所部多散入劉福通部或徐壽輝、陳友諒各股農民軍部隊。

12,1350年。

正月,以中書右丞搠思監為平章政事。

正月,立四川容美洞軍民總管府。

正月,隕石棣州,色黑,中微有金星;先有聲自西北來,至州北二十裏乃隕。

三月,奉化州山石裂,有禽鳥、草木、山川、人物之形。

四月,赦天下。

朕纂承洪業,撫臨萬邦,夙夜厲精,靡遑暇逸。比緣倚注失當,治理乖方,是用圖任一相,俾讚萬機。爰命脫脫為中書右丞相,統正百官,允厘庶績,曾未期月,百度具舉,中外協望,朕甚嘉焉。尚慮軍國之重,民物之繁,政令有未孚,生意有未遂,可赦天下。

六月,有星大如月,入北鬥,震聲若雷,三日複還。

六月,寧州大雨,山崩。

十月,南陽路總管莊文昭言:本郡鴉路有上馬賊百十為群,突入富家,計其家貲,邀求金銀為撒花。或劫州縣官庫,取輕資,約束裝載畢,拘妓女,置酒高會,三日乃上馬去。州郡無武備,無如之何。

十月,南陽、大名、東平、濟南、徐州各立兵馬指揮司以捕上馬賊,然終不能禁。

十一月,以高麗沈王之孫脫脫不花等為東宮怯薛官。

十一月,罷遼陽濱海民煎熬野鹽。

十一月,脫脫變鈔法,子母鈔顛倒了根本。鑄至正通寶,準許人民以曆代銅錢與至正通寶同時使用。

以中統、交鈔一貫省權銅錢一千文,準至元寶鈔二貫,仍鑄至元通寶錢與曆代錢並用,以實鈔法。行之未久,物價騰踴至逾十倍。及兵興,所在郡縣皆以物貸相貿易,公私所積者皆不行,國用由是大乏。

十一月,三星隕於耀州,化為石,如斧形,削之有屑,擊之有聲。

十二月,修大都城。

十二月,右丞相脫脫慨然有誌於事功,時河決五年不能塞,方數千裏,民被其患,脫脫請躬任其事,帝嘉納之。以大司農禿魯等兼領都水監,集河防正官議黃河便益事,言人人殊,唯都漕運使賈魯昌言必當治。

十二月,命前同知樞密院事不顏不花等討廣西徭賊。

十二月,方國珍複叛,攻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