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倭屠巴音島。
丙辰,瑞州防護所獲倭船一,殲之。獻二人。
己未,倭船大至金暉南,兵少不能敵,退次西江。告急調發諸領兵及忽赤分遣西江甲山喬桐,以備之。婦女當街痛哭,都城大駭。又斂百官民戶軍餉及矢有差。
庚申,倭焚喬桐甲山倉,前代言崔源與戰獲賊船二。
丙寅,倭寇全羅道茅頭梁,知益州事金輝領舟師擊之,不克。
六月,倭寇江陵道。
秋七月,
壬申,全羅道都巡問使獲倭船二。
丁醜,獲倭船,命泛東池觀之。
丁亥,合浦萬戶獻倭。
丁卯,捕倭使帥禁軍及東西江喬桐水手一千人禦倭,以逗留不進,下獄。
九月,倭船五十餘寇合浦。
1353
九月,
癸酉,慶尙道合浦萬戶獻倭八人。
1354
四月,
倭掠全羅道漕船四十餘。
六月,
全羅道獻倭。
十一月,
乙亥,全羅道都巡問使申仲佺獻倭。
1355
三月,
庚子,倭寇全羅道。
四月,
辛巳,倭掠全羅道漕船二百餘。
1356
五月,
戊子,倭寇喬桐,京城戒嚴。
九月,
戊戌,倭入升天府興天寺,取忠宣王及韓國公主真而去。
壬戌,遣上將軍李雲牧將軍李蒙古大追捕倭寇。
乙醜,倭侵喬桐,李雲牧李蒙古大懦不戰,係,巡軍。
1357
三月,
己酉,倭寇角山戍燒船三百餘。
四月,
辛巳,以大將軍崔瑩為楊廣全羅道倭賊體覆使,仍命不能禦賊者按廉以下悉以軍法論。
丁酉,倭寇韓州及鎮城倉。全羅道鎮邊使高用賢請徙沿海倉於內地,從之。
倭賊至窄梁,以樞密院副使李春富為防禦使,尋發諸領兵赴東西江,以少尹鄭之祥為察訪。
戊申,倭侵沔州龍城,我軍與戰獲賊船二。
辛亥,倭焚喬桐,京城戒嚴,發坊裏丁為戰卒。
六月,
乙未,全羅道鎮邊使獻倭八人。
七月,
辛亥,都評議使奏:“全羅道都鎮撫兪益桓與倭戰,殺獲數十人;慶尚道鎮撫牛承吉固城縣令魏良用與倭戰,殺獲七人。請皆擢用。”王從之。
壬戌,倭侵黔毛浦,焚全羅道漕船。時倭寇為梗,漕運不通,以漢人張仁甫等六人為都綱,各授唐船一,戰卒百五十人漕全羅稅租,賊乘風縱火焚之,我師敗績,死傷甚多。
八月,
己卯,倭焚花之梁。
辛醜,倭寇仁州。
1358
二月。
壬辰,倭寇海南縣。
三月,
壬子,全羅道都巡問使黃順獻倭四級。
五月,
己亥,倭寇禮成江。
己酉,倭焚甕津縣。
丁巳,全羅道擊倭於甫若島,擒二十餘級。
高麗王朝的經濟因為倭寇而受到很大的打擊,以至1358年財政困難,不能支付百官俸祿。與經濟危機的同時,軍政也走向崩潰,地方行政機構陷於停止狀態。
高麗王朝采取了疏散官庫的措施,把容易成為倭寇掠奪目標的全羅道等沿海地方的倉庫遷移到內陸地區。
1359
閏月,丙辰朔,倭寇江華殺三百餘人,掠米四萬餘石,有沈夢龍者斬倭十三級,竟死於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