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義收螟蛉(3 / 3)

“爹爹看什麼?”

周侗道:

“我看這小山山向甚好,土色又佳,來龍得勢,藏風聚氣,好個風水!不知是那家的產業?”

王貴道:

“此山前後周圍一帶,都是我家的。先生若死了,就葬在此地不妨。”

嶽飛喝道:

“休得亂道!”

周侗道:

“這也不妨!人孰無死?隻要學生不要忘了就是。”

就對嶽飛道:

“此話我兒記著,不可忘卻了!”

嶽飛應聲“曉得!”

一路閑話,早到山前。上山來不半裏路,一帶茂林裏現出兩扇柴扉。周侗就命嶽飛叩門。隻見一個小沙彌開出門來,問聲:

“那個?”

周侗道:

“煩你通報師父一聲,說陝西周侗,特來探望。”

小沙彌答應進去。不多時,隻見誌明長老手持拐杖走將出來,笑臉相迎。二人到客堂內,見禮坐下,四個少年,侍立兩旁。長老敘了些寒溫,談了半日舊話,又問起周侗近日的起居。周侗道:

“小弟隻靠這幾個小徒。這個嶽飛,乃是小弟螟蛉之子。”

長老道:

“妙極!我看今郎骨格清奇,必非凡品,也是吾兄修來的!”

一麵說,一麵吩咐小沙彌去備辦素齋相待。看看天色已晚,當夜打掃淨室,就留師徒五個安歇了。長老自往雲床上打坐。到了次日清早,周侗辭別長者要回去了。長老道:

“難得老友到此,且待早齋了去。”

周侗隻得應允。坐下不到片刻,隻見小沙彌捧上茶來,吃了,周侗道:

“小弟一向聞說這裏有個瀝泉,烹茶甚佳。果有此說否?”

長老道:

“這座山原名瀝泉山,山後有一洞,名為瀝泉洞。那洞中這股泉水本是奇品,不獨味甘,若取來洗目,便老花複明。本寺原取來烹茶待客,不意近日有一怪事,那洞中常常噴出一股煙霧迷漫,人若觸著他,便昏迷不醒,因此不能取來奉敬。這幾日,隻吃些天泉。”

周侗道:

“這是小弟無緣,所以有此奇事。”

那嶽飛在旁聽了,暗暗想道:“既有這等妙處,怕什麼霧?多因是這老和尚吝嗇,故意說這等話來唬嚇人。待我去取些來。與爹爹洗洗眼目,也見我一點孝心。”遂暗暗的向小沙彌問明了山後的路徑,討個大茶碗,出了庵門,轉到後邊。隻見半山中果有一縷流泉,旁邊一塊大石上邊,鐫著“瀝泉奇品”四個大字,卻是蘇東坡的筆跡。那泉上一個石洞,洞中卻伸出一個鬥大的蛇頭,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來,點點滴滴,滴在水內。嶽飛想道:“這個孽畜,口內之物,有何好處?滴在水中,如何用得?待我打死他!”便放下茶碗,捧起一塊大石頭,看得真切,望那蛇頭上打去。不打時猶可,這一打,不偏不歪,恰恰打在蛇頭上。隻聽得呼的一聲響,一霎時,星霧迷漫,那蛇銅鈴一般的眼露出金光,張開血盆般大口,望著嶽飛撲麵撞來。嶽飛連忙把身子一側,讓過蛇頭,趁著勢將蛇尾一拖。一聲響亮,定睛再看時,手中拿的那裏是蛇尾,卻是一條丈八長的蘸金槍,槍杆上有“瀝泉神矛”四個字。回頭看那泉水已幹涸了,並無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