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慧諤不去(2 / 2)

俗語說:“為人不作虧心事,空中打雷我不驚。”這時,他們自己開始靜坐思過了,捫心自問道:“自己生平並無大過,也從來沒有做過什麼不可告人的壞事,為什麼今天在海洋遭阻,進退不能呢?”當他跪到菩薩像前,忽然想起這尊菩薩是不與而取偷來的,這時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慚,很快的跪下去禱告說:

“大士!弟子因見菩薩聖像莊嚴,我國佛法未興,聖像少見,我想將菩薩聖像請回扶桑供奉。假使我國眾生此時無緣見您,當從所向,弟子即就於該處建立精舍,供奉聖像,讓這一方百姓瞻禮。”

禱告一番之後,隻見海上頓時風平浪靜,洋麵的蓮花也不見了,當時慧諤禪師靠舟上山,尋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遠的山旁邊,找到一間漁人茅舍。該舍主人就是以打魚為業的張漁翁,經過慧諤和尚說明來意,他大為感動,同時也歡喜得不得了,菩薩連扶桑一個國都不願意去,而是非要住在我們這個孤島荒山之中,可見,這座荒山真是與菩薩有大因緣了,我們住在這裏的百姓,也是真有福德和善根哩!他思想至此,所以就很慷慨的向慧諤和尚說道:

“師父!你們扶桑國的人,既無緣見佛,那末你就與菩薩一起住在我們這裏好了,我把我住的房子和地方讓出來,你可以築庵供奉菩薩。我現在就渡過海去,叫各地民眾來山參拜我佛和菩薩,你就不要再回扶桑去了。”

慧諤禪師因此就在這普陀山上築庵安住,自己便皈依菩薩座下。不再回扶桑國了.待寺庵建成,呼名曰“不肯去觀音院”,慧諤和尚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凡界的開山祖師了.

到了宋代,神宗皇帝敕建“不肯去觀音院”,命名“寶陀寺”.到了元明清各代,也不知幾番更名,近百年才名之曰“普濟禪寺”,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鍾離權奉師父瘸拐李之命,要度那呂洞賓,竟於旅途之中偶然遇見呂岩,呂岩遂向其述說生平不得誌之事,鍾離於是熬起粥來,使呂洞賓酣睡。睡中,盡夢生平興衰,醒來米粥尚未熬熟,使呂洞賓“黃粱夢”覺,洞賓感悟,遂拜鍾離權為師父求其超度。於是鍾離權“以生死財色”等十試洞賓,其心皆無所動,遂授他金液大丹與靈寶劍法在身(參閱餘象鬥著《東遊記》)。後來呂洞賓又遇火龍真君傳道,又得火龍真人無遁劍法和日月交祥之法.師成,遊曆天下,斬蛟除害,為民所敬。

一日,呂洞賓到洛陽賞牡丹,聽說鐵板橋頭有個小小的藥鋪,藥鋪掌櫃白雲龍有一獨生女兒,名字也叫牡丹,便想戲瘧一番,遂扮作個牛鼻子老道雲遊至此,看到該藥鋪的招牌上寫的是“萬藥俱全”,便假借買藥,有意和白雲龍過不去。他故意點了四樣根本沒有的藥,讓白雲龍答不上來。竟被呂洞賓胡言亂語羞辱了—場。

那白牡丹是個十分聰明且美麗的姑娘,問明情由,知道是呂洞賓有意找岔兒,便代父親巧妙地回答了呂洞賓。呂岩見牡丹對答如流,不肯善罷幹休,便又借口買藥點這點那,甚至點到牡丹身上,意圖調戲,糾纏不休。牡丹實氣不過,便使出潑辣手段,將呂洞賓臭罵了—通,呂洞賓隻好狼狽而去。

呂洞賓負氣雲遊到四川,四處玩耍,這一日來到嘉陵江畔,見江畔貼出這樣一張告示:“三月十三日,在江心站有一位少女,誰如能用銀錠擊中她,即可娶其為妻。”呂洞賓奇之,遂想看個究竟.

到十三日一早,遠近顯貴、公子哥兒,雲集江邊,隻見渡船橫於江心,船中立一美貌絕倫的少女,光彩照人。顯貴公子紛紛擲銀而投,奇怪的是,銀錠皆落於船中,卻始終未見有人擊中那少女之身。呂洞賓見那女子,相貌極象那洛陽城裏的白牡丹,左看右看不明所以,因此就手占一卦,呂洞賓看了那卦卻吃了一驚.那女子竟然是觀世音菩薩顯化所變.

原來,觀世音因佛事去峨眉山會普賢菩薩,回來路過嘉陵江畔。見江水湍急,百姓無法渡江而怨歎,慈悲心頓生,遂變化成一少女與擺渡的老艄翁裴瓊相商,要化緣些銀子造一座大橋,於是,便在嘉陵江畔四裏八鄉貼出這樣一張拋銀娶妻告示.

呂洞賓正看得有趣,忽見一青年男子,從外鄉做工回來,路過江邊,見船中站立少女秋波含笑,婀娜多姿,頓生愛慕之心。可手中僅有數月做工積下的小錠銀兩,欲擲不舍.呂洞賓遂計上心來,暗道:“我不管你是觀世音,還是牡丹花,待我先戲你一戲再說,也好解我心頭的鬱悶.”於是,他便變化成一位白胡子老漢走近少年跟前,問道:

“小夥子請了,敢問這江中女子是幹什麼的?”

那青年男子見老者來問,便如實地告訴了呂洞賓.就見那白胡子老漢說道:

“你若真心愛那女子,我保證你能用銀子擊中她,就娶她為妻!”

說罷,從腰間拿出一錠銀子遞於年輕人.那年輕人接了銀子,半信半疑,隨老者手勢舉銀擲去,哈!不偏不倚,正好擊中少女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