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興戲梨園(3 / 3)

酣唱間,太監高力士報說:

“啟奏萬歲爺,涪州、海南貢進鮮荔枝在此,請聖駕享用!”

唐明皇手指金盤謂楊玉環道:

“妃子,朕因你愛食此果,特敕地方飛馳進貢。今日壽宴初開,佳果適至,當為妃子再進一觴!”

楊玉環輕施蘭指,銜嚐鮮荔枝後,唱曰:

“妾愛它:濃染紅綃,薄裹晶丸,入手清芬,沁齒甘涼!”

此刻,“霓裳羽衣曲”已盡,李龜年即命改奏伴飾,曲極柔潤.唐明皇聽曲聲幽悠,便問李龜年道:

“卿,此曲何名也?”

答曰:

“係新譜之宮曲焉!”

唐明皇又問近來譜之新曲又有幾多?李龜年道:

“約有三百餘,如:獻天花、度春江、賀聖朝、春光好、和風柳、泛舟樂、奉聖樂、迎春花、千秋樂、風樓春、透碧空、龍飛樂、泛龍舟、同心樂、泛玉池、帝台春、隔簾聽、當庭月、定風波、映山紅、滿園春、楊柳枝、牆頭花、二郎神、思帝卿、戀情深、芳草洞、獻忠心、長命女、朁柳含煙、撒金沙、望梅花、醉鄉遊、更漏長、望江南、醉花間、剪春羅、感皇恩、臨江仙、倒垂柳、戀皇恩、破南蠻、虞美人、南天竺、感恩多、曲玉管、後庭花、武士朝金闕、定西番、長相思、喜春鶯、西河獅子、遊春苑、喜長新、荷葉杯、西江月、大獻壽、西河劍氣、五雲仙、感庭秋、拜新月、金雀兒、初漏滿、訴衷情、滿堂花、上行杯、同心結、萬年歡,等等”

唐明皇笑道:

“此卿之功也!係都填有新詞乎?”

李龜年道:

“太樂承王維,正愁無詩壇高手應承此雅,編輯之下隻就他一人吟誦填詞,每日裏苦思冥想,竟不得佳句也!”

唐明皇問曰:

“若作詩填詞,需用文墨高士,若幹?”

李龜年答曰:

“凡頂尖高手,多多益善矣!”

唐明皇雖謂高力士曰:

“傳朕旨意,著吏部競選天下詩詞文墨高手三十名,均供職翰林待詔錄用,即刻草詔,母得延誤!”

“小奴領旨!”高力士遂奔秘書省頒旨不提.

且說太白金星李長庚下界轉世托生為李白,他出生於新疆的碎葉城,五歲時,隨家遷入四川綿州彰明縣。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的十年漫遊,他三遊南陽,已創作出了大量優秀詩篇,也結交了不少名流,名滿天下。

一次,他寓居會稽與剡中道士吳筠結為莫逆之交。當時正趕上朝廷下詔召吳筠赴京城為唐玄宗講道,閑暇之間,玄宗問吳筠草野之間可有遺賢,吳筠即舉薦了李白。這時,李白正住在安徽南陵山村裏。接到消息,他欣喜若狂,意氣飛揚,躊躇滿誌,連忙烹雞置酒,高歌取醉,還作詩一首雲: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可是,李白奉詔到了長安之後,卻長期不蒙玄宗召見。不得已,李白隻好向當時早已身居要職,名重京都的東宮侍讀(太子賓客)兼秘書監賀知彰舒通.賀知彰耳聞李白少年任俠,風流倜儻,寫詩很有才華,決定去訪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