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熊羆逞能(3 / 3)

“敝人有《蘭亭集序》真跡一件,要當麵獻給聖上,請門官帶奏!”

門官急報知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唐皇大喜,便招丞相魏征與之在便殿謹見那老人.等見了老翁.老翁從懷裏掏出一個油紙包,雙手奉送上去。李世民打開一看,哪裏是什麼《蘭亭集序》,隻不過是剪來的大小不同、字體各異的“蘭”“亭”“集”“序”四個字。李世民正要大發雷霆時,丞相魏征把字拿過來,讓楮遂良等人仔細鑒定,然後奏道:

“這四個字確實是王羲之的真跡,請吾主賞他四千金!”

李世民先是不肯,後聽魏征奏曰:

“吾主曾聞‘拋磚引玉’乎?又曾聞‘一字千金”乎?老翁獻來此四字,乃拋磚也!‘玉’則就在其後而不遠矣!天下豈有不聞一字值千金者,而不動心者獻乎?”

遂欣然同意賞給老翁四千兩金子,老翁倏忽不見.

老翁獻字受獎的事傳開以後,許多人爭著來獻王羲之的真跡.經丞相魏征楮遂良等人反複鑒定之後,俱是摹本.菩薩經過對唐太宗李世民這一試之後,便暗中點頭:真明君也!即化作一布衣書生,雜在眾獻寶者之中,將《蘭亭集序》原件獻給了太宗,然後便離長安而去.

菩薩一路行來,到處拯救眾生,但不輕易將真麵目示人,故受惠的人也不盡知道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那一日,她化裝成一個半老徐娘模樣,來到楊洲地界,在一個小村子裏求宿,走到一家門前,隻見裏邊走出一個婦人,麵有憂容,手中提著一個藥罐,出門去倒藥渣.菩薩上前說道:

“大嫂啊!我是過路之人,因天色已晚無處存身,故特來向大嫂借宿一夜,望方便則個!”

那婦人道:

“本來可以相留,現在因為婆婆有病,家中又沒有人手,照顧不周,如何可以相留尊客,還是另投別家罷!”

菩薩道:

“別家都有男子,諸多不便,還望大嫂方便方便。我也並不要大嫂照顧甚麼,過這一夜明早即便登程,決不打擾的啊!”

那婦人心地慈悲,見他是過路之人,不願拒絕人太甚,當下便答應了.傾倒了藥渣之後,讓她進得裏邊在灶下坐了,又向她說道:

“鍋中有飯,壺心有茶,饑渴時不妨自用,我去服侍婆婆,等一會兒再來給你拿被褥.”

說罷自去,菩薩就在灶下存身.

卻說這家人家姓黃,那婦人卻是劉氏,丈夫早已去世,隻留下她和一位年紀七十的老婆婆,幸而家中有些資財,還夠婆媳兩個度日。劉氏對待婆婆十分孝敬,一向相安無事.不料今番婆婆病起來了,得的是呃逆之病,曆經大夫醫治百藥無效,病勢一天重似一天,危險異常.劉氏十分著急,她曾聽得人家講過割股療親的故事,說是極端靈驗的,她當下便打定主意,也自割一片肉,療治婆婆的危疾.正在此時,恰巧來了菩薩,隻得讓她留下安頓廚下。劉氏便先去瞧看婆婆,見婆婆呼呼熟睡,才回到自己房中,取過一把鋒利的剪刀,掀起了衣袖,用口將左臂上的一塊肉噙住扯起,“謔”地就是一剪,鮮血直冒,她唾下口中噙的一片肉,放了剪刀,然後在傷口上撒把香灰,將血掩了,扯了一塊布條紮縛了,便提了那塊肉走到外間,放在瓦罐中去煎煮.劉氏煎煮時,早驚動了菩薩,便走過去問道:

“大嫂啊!你在那裏做些什麼?”

劉氏起初隻說是藥,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