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瑤池誇豔
第47章:瑤池誇豔
過了幾年,菩薩師徒三人有一次巡視浙江來到山陰,在街市上忽又見到王羲之正在街麵上給商家店鋪書寫招牌匾額,有心再激勵他一番,於是便變化成老婆婆和夥計小工在此處租了兩間臨街店鋪,開起餃子館來.
那天,王羲之路過集市,見一家餃子鋪門口人聲喧嚷非常熱鬧.尤其是門旁的那兩幅對聯分外惹人注目,上麵寫著:“經此須嚐味,知藝必常來”十個字,橫匾上寫的是“鴨遊餃子鋪”,但是字卻寫得很呆板無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罷心中暗想:“這樣的賴字也配寫匾?”又一琢磨:“‘經此須嚐味,知藝必常來’——好家夥!這裏到底是什麼人的買賣,竟能如此誇口?”
走近一瞧,見鋪內有口開水大鍋,設在一道矮牆旁邊,那包好的白麵餃子,就好似一隻隻白色的小鳥,一個接一個地飛越矮牆而來,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入滾沸的大鍋裏.一鍋下滿後不用招呼,“小鳥”便自動地就停飛了.等到這鍋餃子煮好,撈完,“小鳥”又如上鍋一樣排著隊一般飄飄飛來,準確無誤.王羲之看得呆了,十分驚奇,就順手掏出一些散碎銀兩,要了一大碗餃子,然後坐下,這時他才發現,餃子個個玲瓏精巧,好象浮水嬉戲的鴨兒,真是巧奪天工的奇貨!他用筷子將餃子夾起慢慢地送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頓時清香撲鼻,鮮美滿口,不知不覺間把那一大碗餃子全吞到了肚子裏.
一頓飽餐之後,王羲之對自言自語地說:這鴨遊餃子果然名不虛傳!隻是門口那副對聯的字寫得太差,與這美味餃子實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機會為他們另寫一副對聯,也不辜負我來此一場.想到這裏,他便問店夥計:
“請問你家店主人在哪裏?”
店夥計用手指著矮牆說:
“回相公,店主人就在這矮牆後邊呐!”
王羲之繞過矮牆,見一白發老太婆和一婦女坐在麵板之前,一個人擀餃子皮,一人和餡包餃子,轉眼即成,動作麻利極了.更令人驚奇的是,包完之後,白發老太婆便隨手將餃子向矮牆那邊拋去,那“鴨遊餃子”便一個一個地依次越牆而過.
老人的高超技藝使王羲之驚歎不已,他趕忙上前問道:
“老人家,象您這麼深的功夫,得用多長時間才能練成?”
菩薩答道:
“不瞞你說,要做到熟練,隻需三五年便可;但要做到隨心所欲,必需一生!”
聽了這話,王羲之沉默了一會兒,好象在品嚐這句話的深意滋味.然後又問:
“您的手藝如此高超,為什麼貼在您門口的對子,不請高手幫您寫得更好一點呢?”
菩薩聽了假意氣鼓鼓地說;
“相公有所不知,並非老身不願意請那寫字高手,隻是因為不好請啊!有的人寫字剛有了些名氣,眼睛馬上就向上了,哪裏肯為我們老百姓寫字?其實,照我看,他們寫字的功夫,還不如我這扔餃子的功夫深呢!”
王羲之聽了,臉上覺得火辣辣的羞愧難當.於是,他練起字來就更努力了.
晉穆帝永和七年夏,王羲之已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之職,他在蕺山縣見一老太婆在六拱橋頭上持六角竹扇粥賣,橋上來往行人甚多,但卻並無一人購買,他甚憐之,便為這老太婆的十幾把竹扇扇麵上各題了五個字後,謂老太婆道:
“凡是有人來看你的扇子,就說這五個字是王右軍書的,每把隻求賣一百錢,看看此扇能賣的如何?賣扇掙的銀錢,就權當作你度日之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