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三麵觀音
第46章:三麵觀音
“如此寶物,隻賣一千兩銀子,卻終於隻有照的人,沒有買的人,可見肉眼凡胎,到底沒有識貨的人,天已不早,老身卻要走了.”
說罷便將銅鏡收放在匣子裏邊,站起身來彈了彈衣上的塵土,當抬起頭來時,卻突然改變了模樣,即在不同的人眼中變成了不同的形像——在惡人眼中看去,那老奶奶是七煞神模樣,十分凶惡,看了令人膽戰心驚;在尋常人眼中看去,或作嗔怒之容,或作忿恨之狀,也是令人寒心;隻有在善人眼中看去,卻是慈眉善目,非常和藹可親的一位佛菩薩.
當下,有一幫人受到驚嚇紛紛逃走,在一陣混亂之中,那老奶奶卻已不見了,於是大家知道是菩薩來點化大眾.其中有幾個老人提議,用大家所出的照鏡錢,在原處建一個遊戲菩薩庵,塑寶像供養.後來塑的這菩薩像,手持寶鏡,共有三個麵孔,正麵是菩薩麵,左麵是大忿怒麵,右麵是含嗔麵,俗稱“三麵觀音”.
觀世音菩薩見中土百姓漸漸地接受了我佛教化,心底也暗自高興.不知不覺地回到了南海.惠岸和小龍女接著菩薩,心底自有一番親熱.究竟這一段時間菩薩去中界及洛陽等地為時較久,談起華光與鐵扇公主成婚及洛陽等地的故事,總是滔滔不絕,笑不攏口.
菩薩問起本朝其它地方的情況,小龍女著意描繪了自晉武帝駕崩太子司馬衷繼位之後,晉惠帝時的“八王之亂”.
談起這一段故事,小龍女隻覺天下亂得不行.菩薩卻認為天下分分合合很自然.菩薩又問其他,惠岸道出三件事值得一提:一是潘安之貌;二是石崇之富;三是魯褒著的.菩薩很感興趣,則細問其詳.惠岸道:
“潘安字安仁,滎陽中牟人,是有名的美男子也,每次外出,總有不少女子手牽手地圍著他的車子,向他的車子投擲鮮花,那四輪馬車每日都滿載而歸!”
小龍女笑道:
“看來這男人長得要比女人美多了!”
惠岸道:
“確是如此,可惜,這小白臉死於‘八王之亂!’——要說那石崇,他字季倫,是青州人,元康初年出任南中郎將、荊州刺史.他家的財產多得無與倫比,幾百個妻妾每天都穿著精美的刺繡錦緞,身上還嘀了當啷的裝飾著各種璀璨奪目的珍珠美玉或寶石,卻無所事事.最為特殊的是,他家的毛廁修建得華美絕倫,廁內還擺放了好多各種各樣的香水、香膏,給客人洗手、抹臉用,那毛廁門前還有十多個女仆恭立侍候,一律都得打扮的豔麗奪目,供客人欣賞.以致使他的客人來他家之後,大多都不好意思如廁.另外,石崇曾與晉武帝的舅父王愷比賽奢侈:王愷飯後平時用糖水洗鍋,而石崇便用蠟燭當柴燒.有一次晉武帝賜給王愷一株二尺高的珊瑚樹,世所罕見,王愷便用這株珊瑚樹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揮起身邊的鐵如意,竟將珊瑚樹打得粉碎,王愷心疼得了不得,以為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寶物,而石崇卻一笑了之,命左右取來六七株高有三四尺的珊瑚樹送給了王愷!”
菩薩道:
“這哪裏是誇富?純粹是禍國殃民的妖人也!爾要即刻告知閻君將他拿下,押往陰司,問他那財產是哪兒來的?”
惠岸道:
“僅遵師命!徒兒這就去辦!”
小龍女問道:
“娘娘,怎麼?誇富也違犯天條?”
菩薩道:
“不是那等說法,富了果然是好,但看怎麼個富法.俗話說的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富為眾人同富,為真富;富若是誇富,既是為貧富相差懸殊而富,那就是禍國殃民了.石崇再富,富可敵國,他怎能富得過趙公明、陶朱公、孔方兄和海蟾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