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飽經世態炎涼的宣帝,在自己最成功的日子裏,想起了那些在他微妙時,對他有恩的,那些盡心輔助他的大臣們。
宣帝一夜未眠,腦海中不時的閃出不同人的麵孔,怎麼也睡不著。於是幹脆披衣起身,內侍聽到動靜趕緊進來,點亮宮燈。
宣帝命內侍拿來紙筆,思索良久,終於在紙上寫下了第一人:
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
雖然初次見麵,大將軍霍光便令他如芒刺在背,但是宣帝作為一個君主,回想起以往,卻不得不承認大將軍對大漢有功,對他有恩,若沒有他,大漢的國祚才能得以延續;若沒有他當初力廢昌邑王劉賀而選中了他這個民間之子,便沒有大漢今日,也沒有他劉詢今日。
後來,就算他們鬥得很是激烈,大將軍霍光甚至預感到了霍光的覆滅,卻在臨終前仍說:“我不後悔!”
無論是作為政敵,還是恩人,大將軍霍光都是值得尊重的!大將軍之後再無大將軍!
因此,宣帝隻寫了姓氏,卻獨獨沒有寫大將軍的名字!
第二人:張安世
想起當時讓自己負氣的說出:“朕是為掖庭令,不是為你!”之人,宣帝此時有些啞然失笑。這個謹慎了一輩子的人,如今想起也是特別不易。
張安世雖然反對掖庭令稱讚宣帝,卻沒有反對掖庭令以私錢撫育宣帝,並且為掖庭令創造了撫育他的條件,之後在他與大將軍的明爭暗鬥中,張安世也或多或少的為他說了些好話,緩和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在滅掉霍家的時候,不管他是不是出於情願,他最終是站在了宣帝一邊。
第三人:韓增
當宣帝堅持要立許平君為皇後時,是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了他,其後也是一直支持他。
第四人:趙充國
一個忠心耿耿、耿直可愛的老將軍,擁立了他,之後便是一直暗中支持他,七十多歲還出征平西羌,阻匈奴!
第五人:魏相
滅霍功成,同時也是在魏相的輔助之下,大漢的國力才得以昌盛,比年豐!
第六人:丙吉
撫育之恩、活命之恩,舉薦之恩,謀劃之功,這輩子宣帝最感激之人!
第七人:杜延年
這也是一個讓宣帝有著複雜感情的人,作為大將軍霍光的智囊,當初是他第一個支持丙吉舉薦擁他為帝。與張安世一樣,也曾努力維持宣帝與大將軍之間的平衡,讓矛盾沒有提前爆發。
第八人:劉德
當初是他將他迎到宗正府的,後才立為皇帝的,再說,總得有一個皇氏宗親吧。
第九人:梁丘賀
霍氏被滅之後,在祭祀昭帝廟時,神占卦,讓他免於被刺殺!
第十人:蕭望之
滅霍,蕭望之出力很大,匈奴如今至所以來降,也是因為他當初反對趁匈奴內亂時出兵匈奴,最後宣帝真的還是很寵受蕭望之,雖然他對丙吉很不尊敬!
第十一人:蘇武
被囚十九年,不改節!
“沒有你們的輔助,朕便不能立這曠世之功。你們的功勞可周宣王之時的方叔、召虎、促山甫等中興之臣,朕要大漢的子弟永記你們的功勞。”宣帝心中感慨到!
第二日一早,一夜未眠的宣帝將寫在紙上的十一交給有司。
“令畫師為這十一功臣畫像,朕要將他們的畫像掛於麒麟閣的牆上,讓後世永遠銘記他們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