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狂王受傷逃到深山時,翁歸靡的匈奴妻生的兒子烏就屠與烏孫貴族也因恐懼而逃到山中。
烏孫大亂,讓郅支單於看到了機會。
此時,呼韓邪單於被郅支單於打到南邊要投靠漢朝,郅支單於便以為呼韓邪單於不會回匈奴了,正好此時解憂公主刺殺狂王未果。
於是被郅支單於便派使者聯係狂王共同背叛漢朝。
狂王親匈奴是一回事,背叛漢朝又是一回事,而且事情出來後,漢朝又馬上派使者來安撫狂王,還斬了想刺殺他兩個使者,因此狂王有些搖擺不定。
郅支單於在心中罵了句扶不起的阿鬥之後,便又將目光轉向了另一個匈奴妻的兒子烏就屠,承諾他助他奪得烏孫王位。
這麼好的事,烏就屠滿口答應。
於是烏就屠到處揚言說他的外婆家匈奴的兵快來了,於是所以很多人都歸服於他。緊接著烏就屠就二話不說的將狂王攻殺,自立為王。
西域都護鄭吉得知此事,一邊將此事奏報朝廷,一邊派使者與烏就屠交涉,然烏就屠仗著有郅支單於在背後為其撐腰,絲毫不讓。
宣帝立即派熟知西域事務的典屬國長羅侯常惠出使烏孫進行調停,烏就屠仍然頑固不化。
說了不聽,那就打吧!
於是令將酒泉太守辛武賢重新委任為破羌將軍領軍進駐敦煌,準備武力討伐烏就屠。
與此同時,鄭吉也想到一個人,那便是當年隨著解憂公主一起出嫁的婢女馮繚。
馮繚人如其名,非常聰慧,懂史書,而且非常熟悉西域事務,之前就曾持漢朝之節作為公王之使到西域各國賞賜各國王貴人,很得各國尊敬信任,號稱為馮夫人。
馮夫人,後嫁與烏孫右大將為妻,便與解憂公主在烏孫朝堂上形成犄角之勢,相互支持,而馮夫人的丈夫右大將與烏就屠關係很好。
於是鄭吉但派馮夫人去勸降烏就屠,烏就屠開始並不理睬馮夫人。
“漢朝正發大兵到西域,烏孫必被滅掉,不如早投降。”
馮夫人隻此一句,烏就屠就軟了,他想當烏孫王,可不想死,漢軍一到,致支單於未必也靠得住。
“那就分國吧,我願於當一個小國王就行了,大國王就讓元貴靡來做。”
烏就屠在大漢大軍將要壓境的情況下,終於服軟了,有些不甘心的說到。
馮夫人隻是一個使者,自然沒有權力答應烏就屠什麼,於回將烏就屠的話帶給了鄭吉。
鄭吉上書宣帝,宣帝召馮夫人回長安親自詢問。
馮夫人日夜兼程的來到長安,此時已是甘露二年正月,烏孫內亂已達一年之久。
麵對宣帝詢問,馮夫人侃侃而談,將西域形勢分析以很是清楚,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