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所有的事情並非都是一帆風順的,雖然這一年匈奴的兩個單於都將兒子送入漢朝為質子,但郅支單於背後的小動作卻不斷。
七年前,烏孫王翁歸靡病逝世,原定的解憂公主長子元貴靡並未如願繼承烏孫國,而由匈奴公方之子,號稱“狂王”的泥靡發生政變,奪得了烏孫政權。
心有不甘的解憂公主,無奈之下隻得又按當地的習俗嫁給了狂王,並在此期間為狂王生一子。
然而,解憂公主嫁給狂王,是各求所需而已,並無半點感情。此時的烏孫國內勢力分成三股,一是以解憂公主為首的親漢派,一是以狂王為首的親匈奴派,還有就是匈奴女與翁歸靡所生的烏就屠這個中間派。
去年,匈奴內爭,呼韓邪單於兵敗南下準備投降漢朝,而郅支單於雖然也將其子送為漢朝為質,隻不過是迫於壓力,期間,頻頻派出使都到烏孫,想聯合烏孫共抗大漢。
狂王自從奪位,倒行逆施的暴政,弄得國人怨聲載道,國力也漸漸的從翁歸靡時期的巔峰時期快速降落。此時又頻頻與匈奴郅支單於聯係,這些讓烏孫國人擔心。
畢竟匈奴強大時,大漢的武力敞能威懾到西域諸國,現在大漢在西域設立都護了,匈奴都快要投降了,狂王卻一意孤行想與匈奴單於聯合,到時大漢兵鋒一到,烏孫國說不定就會被除國的。
此時解憂公主上書,將烏孫的情況詳細奏報給宣帝,並請求朝廷借將她送在長安學習的三兒子在樂送回烏孫的機會,考察烏孫實情。
畢竟匈奴的呼韓邪單於雖說要降,還沒有降,若到時郅支單於再與烏孫聯合,生出什麼事來,匈奴來降的計劃可能就會流產。
再者,漢朝現已有意向扶持呼韓邪單於為匈奴單於,到時郅支單於和烏孫聯合也會增加此事的難度。
因此,宣帝很快就答應了解憂公主的請求,這一年甘露元的春,派使者魏和意和任昌將大樂送回烏孫,並借機了解烏孫的現狀。
魏和意和任昌來到烏孫後,見烏孫果然如解憂公主所言。
“狂王近年來倒行逆施,國人怨聲載道,此時很是容易誅除,不如等會,在酒宴上,趁機將其誅殺!”
解憂公主對魏和意和任昌說到。
魏和意和任昌兩人對望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讀出了有些抑製不住的豪情。當年傅介子獨身一人便可斬殺樓蘭王,漢朝更為強大,烏孫也成了漢朝的附屬國,有何不可!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漢使的到來,狂王雖然是親匈奴,但是也不敢慢待,設宴款待,不過狂王心中有鬼,因此對漢使的到來也多有提防,將宴席設在他的王帳中。
酒致半酣,魏和意用手輕巧了兩下案幾,得到指令的武士猛然提劍刺向狂王,雖事出突然,但是狂王卻一直非覺得警覺,這一劍雖然刺中的狂王,但是刺偏了,隻是刺到狂王的右臂。
狂王受驚,馬上在部屬的擁護下騎馬飛逃,躲進深山。
而手握烏孫兵權的狂王之子細沈瘦率兵將魏和意、任昌和解憂公主包圍在烏孫都城赤穀城中。
刺殺狂王失敗的解憂公主便陷入了困境,好在她在烏孫經營四十多年,被譽為“烏孫國母”,她馬上組織人手,進行防衛,等待援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