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爭取變化,而改變都會帶來風險,你變了,你的配偶也得變,緝有人能保險兩個人會朝哪個方向變。男人和女人可以在一次次相互衝擊中攜手前進,這是越變越好。也可以分裂。
在女企業家們參加的座談會上,常有這樣的情況:當談起工作上的甘苦,個個都有說不盡的話。而一涉及家庭、個人的生活疾苦,頓時啞然。可見不少人家裏都有一本不願當眾念的難念的經。
女強人永遠都麵臨著怎樣克服傳統的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如何使家庭生活和職業生活協調一致的問題。
其實世界上有不少成功的乃至偉大的女人背後站著一個強大厚道的男人。如:世界級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等。再低一點,美國一百名最傑出的律師之一希拉裏‘克林頓,其夫是職業政治家、州長,她被公認為是美國政治家配偶的最佳形象,既是賢妻良母,又是女強人。她是美國報酬最高的律師之一,年收入約為丈夫的三倍,同時在十七個國民和法人委員會裏擔任職務。她的婚姻是新聞界的熱門話題,她的名言是:我的婚姻是完美的,充滿了愛和友誼,但很深奧,絕不是油嘴滑舌之輩能談論的話題。再低一點,德國婦女佩特拉‘賴貝爾,當選為六年一屆的韋斯特蘭市的市長。她的丈夫便辭去自己熱愛的職業,跟隨妻子來到韋斯特蘭市當專職婦男,從一個經理人員變成操持家務的人。走在大街上人們這樣跟他打招呼:您好,市長先生!似乎有點揶揄,其實是說他是市長的先生。他都不在意,並向所有男子建議:每個人都應操持半年家務,這樣他就知道婦女所做的貢獻了。
這些材料都是在三八節前後的中國報紙上看到的。奇怪的是中國報紙上卻極少介紹中國成功婦女的丈夫和家庭生活。《婦女之友》介紹了六名中國女閣員,其中有五名看上去似乎有家庭,但對她們的先生是何許人也,隻字未提。不知這算不算是對婦女的一種尊重,算不算是大婦女主義。這能說明中國成功的婦女不存在家庭問題和感情問題嗎?
也許東方的男人即使堅定地站在了女人身後,勇敢地毫無保留地支持了她,也不願站出來炫耀自己。
日本東京一家女性綜合中心開辦了男性改造講座,風靡一時。她們宣稱自己的目的是:從前許多被作為女性問題來研究的課題,實際上是男性問題。我們希望能重新評價男性的生活方式,以改善男性與女性之間的關係。從來都是男人教女人,現在輪到女人教男人如何做人了。
中國也正在幵展這項改造男人的運動一這就是許多地方都在熱熱鬧鬧地評選好丈夫、好家庭。有人懷疑最後能不能評出一個公認的好丈夫'因為沒有一個男人是大家的丈夫,又怎能公認其好壞呢?我倒覺得這種活動是婦女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教導男人應該怎祥當丈夫,當男人。
女人因男人而定義,男人因女人而存在。男人會當丈夫了,女強人的感情悲劇就會少一些。
198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