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家裏嗎,我馬上到你家來!”
“你別過來,電話打通後,我馬上告訴你結果。”
回到家裏,趙興華看看家裏的煤球,數了數,問母親:“娘,咱家的煤球夠燒多少天的?”
“夠燒一段時間的,你爹住院前買了一車,一直沒人在家,沒事,夠燒出正月的。”
這時,趙興華的手機響了,一接電話,正是徐選民。
“興華,煤球廠說昨天車都裝好了,準備今天上午送過來,可這麼大的雪,一點辦法沒有。”
“選民,得趕快想辦法,一家一家上門統計,看看有多少人家等著煤球過年的,能調劑的相互調劑,實在不行,要發動全村勞力,鏟雪,無論如何要解決大家過年的燒煤問題,不能因為沒有煤燒,叫大家過不好年!”
“是啊,雪這樣大,天越冷、越需要煤呀!”
“選民,這樣,我們盡快趕到村委會,用大喇叭通知大家!”
“好,我馬上就趕過去。”
母親把早飯盛好了,趙興華卻出了門,母親望著兒子,大聲說:“興華,吃飯了!”
趙興華扛上鐵銑,頭也沒回,說:“娘,你先吃吧!”說著,又出了家門。
雪還在搓棉扯絮般地下著,趙興華揮著鐵銑,奮力鏟出一條路來,他早已滿身大汗,到了村委會,徐選民還沒有到,他打開擴音器,試了試話筒,然後對著話筒,喊道:“鄉親們,請大家注意了!昨天夜裏突然下了一場大雪,這本來是好事,可是,我們村還有許多人家等著煤球過年,但是,煤球場的煤球準備好了,這樣大的雪,車子開不到村裏來!”
這聲音打破了大塘溝寂靜的鄉野,也打破了村民們歡樂的氣氛,家家戶戶聽到趙興華的喊聲,幾乎都在同一時間驚醒了!
“鄉親們,我們不能因為一場大雪,讓一部分鄉親們在春節期間換凍,也不能因為沒有煤燒讓他們過不好春節,因此,希望大家行動起來,凡是家裏有煤球可以調劑的,拿出一部分來,相互幫助。希望全體年輕人都行動起來,首先把挨家挨戶,村莊與村莊之間的雪鏟掉,以便大家聯係。現在,村幹部和各組的幹部馬上到村委會開會。”
如今的大塘溝,年輕的村委會主任,預備黨員趙興華居然有那麼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他的號召下,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拿起鐵銑,鏟子,掃帚,鏟雪。顯示出村民們團結奮鬥,為了美好生活拚搏的精神。
在大塘溝村委會辦公室裏,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聚集在寒冷的屋子裏,趙興華簡單地布置了任務,大家分頭去統計急需用煤的村民。他覺得這是他工作上的失誤,現在,除了要千方百計保證村民解決煤的問題,他更想到下一步大塘溝建設新農村的另一個現實問題。電的問題他想到了,另外兩個問題同樣是群眾生活的關鍵問題,那就是水和氣。現在在海源縣的大部分農村,飲水還是依靠自家打的壓力井水,燒的還是蜂窩煤,如果村民們的用電、用水、燃氣問題不解決,即使生活達小康,但是這樣的生活質量還是低標準的。
棉團樣的雪花,落在趙興華的身上,剛掃過的路上,很快就鋪上薄薄的一層。趙興華沒有拂去身上的雪,繼續往前走。他的思緒輾轉在大塘溝三千口村民未來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