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五(2 / 2)

這時,一個輕盈的身影在昏黑的田野裏匆匆往前走。洪燕和趙興華家雖然同在一個村,可是如今的村已經不是往日的村子,鄉、鎮合並之後,村也自然變大了,大塘溝如今是過去四個村合並起來的,全村三千多口人,上千多戶人家。此刻,洪燕一個姑娘默默走在不見人影的阡陌縱橫的田野上。

來到趙家,洪燕輕輕的敲了兩下門,室內沒有半點反應。洪燕低聲叫道:“趙大媽,開門,是我,洪燕!”

門開了,在昏黃的燈光下,一位滿麵愁容的五十多歲的女人迎上前來:“啊!是洪姑娘呀,黑天黑地的,跑這麼大老遠的……”

“大媽,大爺怎樣了?我放不下心……”

“他呀!”孟玉花長歎了一聲接著說:“急的,愁的,洪姑娘,多謝你了……”

趙天倫身躺在床上,聽到洪燕的聲音,掙紮著坐起來。趙天倫一向精神抖擻,幹勁十足,現在卻精神萎靡,完全變成了另一番模樣了。

看著洪燕,他的嘴唇張了張,半天說不出話來。洪燕坐到床邊,說了一些讓趙大爺寬心的話。但是看得出來,這個農村漢子被兒子突然降臨的災難打擊得已經支撐不住了。這個識字不多的莊稼漢沒有想到,他活著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現在兒子大難臨頭了,他的人生也將不存在任何意義了。二十多年前,那時農民們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他就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孩子讀書上學,女兒趙興蘭沒有考上大學,他想那是女兒的命,反正女孩子是要嫁人的,他就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當兒子漸漸長大之後,農民們有了自己的土地,他就開始攢錢,下決心供兒子上大學。在農民進城打工的大潮中,趙天倫猶豫過,他也想進城多賺點錢,可是他覺得他如果外出打工,長年不在家,兒子會荒廢學業的。這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學,那就是他並不能用那神聖的文學語言來表達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深奧理論。他舍棄了外出打工賺錢,始終守著他的責任田。而他在自己的責任田裏動腦筋,他種蔬菜,養豬,養雞,小日子過得也算說得過去,一心培養兒子上學,當兒子考上大學後,他更是一門心思想方設法從責任田裏找錢,供兒子安安穩穩讀大學。這個典型的農民家庭,始終保持著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生活。兒子考上大學之後,趙天倫甚至覺得自己臉上有光,他的願望實現了,他覺得自己這輩子活得太有滋味了。他在心裏笑話那些不顧家庭和孩子,長年外出打工賺錢的男人,把孩子留給老人,賺了那麼一點血汗錢,可是孩子的學業荒廢了,得和失的道理趙天倫的心裏算得太清楚了。他覺得他這輩子成功了,他的夢想實現了。他甚至覺得他高人一等,誰也不如他。

然而,當他得知兒子犯了事,他真的接受不了這殘酷現實。他也不知道到底自己是怎麼了,從自得知兒子的事之後,就再也撐不住了,覺得四肢無力,頭暈眼花,他懷疑自己會從此一病不起了。他覺得自己垮了,精神一下子失去強大的支柱。

聽洪燕說找到了目擊當時現場的證人,證明那個被磚頭砸死的青年並不是他兒子所為,而是他們的同夥自己失手砸死的。趙天倫的心裏似乎寬慰了多了,他千恩萬謝的感謝洪姑娘,還說難怪人家洪支書發大財呢!看人家閨女的心多好啊!他還想說,“洪姑娘這樣好心,將來一定會嫁個好人家”的,可是這句話到了嘴唇邊,又被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