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白剛萬萬也想不到的,他疑疑惑惑地問:“平哲那裏能同意嗎?”

“中紀委和中央領導說了,也和中組部溝通了,暫不免去你省委的職務,仍是省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省委會有什麼意見?平哲不同意行嗎?”

白剛一下愣住了,平哲肯定是不同意的,可是他不同意能行嗎?平哲不同意都不行,他白剛不同意更不行了,沒說的,隻好接著幹了。真是“冤家”路窄,兩人都想分手,趕快“拜拜”,各幹各的,互不相擾。偏偏就是不讓他們分開,還要攪到更深的漩渦裏去,會是一個什麼結局,一切都難以預料,等待命運的安排吧!

杜永清代表中紀委,也把同樣的消息通報給平哲。平哲更是萬萬也沒想到,這消息對他來說簡直是一場地震,腦子裏嗡的一下變成了一片空白,半天沒說出話來。等了好一會兒,才清醒過來,含含糊糊地說了一句:“這合適嗎?也沒有先例呀!”

“這有什麼不合適的,也沒有什麼規定不允許省委領導兼人大副主任哪!我們不能總是按先例辦事。黨委書記兼人大主任以前也沒先例呀!現在不是有了嗎?兼主任可以,兼個副主任為什麼就不可以?況且白剛不會長期兼下去,隻是工作需要,兼任一段時間嘛!”

平哲仍不願退縮,這件事對他太重要了,簡直是生死攸關哪!而且這也說明,顯然中紀委是對他不信任嘛!真是豈有此理。內心頓時波濤起伏,惡浪翻滾,氣不打一處來,對中紀委這項決定十分氣憤,他決定要據理力爭。但人家終究是上級,而且從某些方麵說,自己的命運正掌握在人家手裏,可不能硬碰啊!所以他盡量壓製自己的火氣,勉強地笑笑,表示心平氣和地說:“說到工作需要,其實案件什麼時候都會有。目前案件雖然多些,也比較重要,但是有您坐鎮,中紀委又從外地抽調了那麼多人,再加省裏有力配合,力量是足夠了,也不在乎一兩個人吧?白剛走了,省委馬上會派人接替,工作不會受什麼影響的。”

杜永清雖然知道平哲會有意見,也知道他不願讓白剛主持這個工作,但他萬萬想不到,盡管他反複向平哲說明,這是中紀委提議並經黨中央同意的,可平哲仍然這樣激烈反對。不過越是這樣,越引起了他對平哲的一些懷疑,一些猜測。

其實中紀委和黨中央領導從許多告狀信和省紀委的初步調查中,對他就有些看法了。認為官世通那麼多問題,他不僅不追究還一再堅持提拔,這其中不會僅僅是疏忽吧?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確實是有懷疑的。

辦案中杜永清也一直在琢磨,官世通的問題那麼嚴重,那麼明顯,他為什麼還千方百計袒護他,他們倆究竟是什麼關係,有些問題是否牽扯到他?官世通那麼多經濟問題和嚴重的違法亂紀問題,難道他都不知道嗎?從他們長期的那種密切關係看,難道都和他無關嗎?所以他越是反對,杜永清越不退讓。

不過平哲也畢竟是省委的第一把手,杜永清自己隻是個副部級,所以杜永清明白此事還必須盡量做做思想工作,便針對提出不在乎一兩個人的問題回答說:“目前上案的人數確實不少,外省的本省的骨幹也很多,按說是不在乎一兩個人。可是要看什麼人了,就像打仗一樣,盡管將士很多,但是由誰掛帥,那可是至關重要啊!為什麼人們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當然我並不是說辦這案件,非白剛同誌不可。問題是這麼長時間,都是他經手,各方麵情況,他已十分熟悉,這案件頭緒紛雜,涉及人很多,中途換一個新人,熟悉這一切就需要很長時間,對工作會有很大影響啊!”

“我覺得影響會有一些,新接手的人也會有一些困難,但是這一切都是可以克服的。您剛才也說了,辦這案件並不是非白剛同誌不可,他既然已經到人大了,為什麼還非要他直接辦案呢!換一個人有什麼不可以?”平哲仍然堅持他的意見。

杜永清更加堅定了他的猜疑,平哲堅決不同意,是有深層的原因,絕不是一般道理可以說服的,也就不必在這問題上浪費時間了,便決定結束這場談話:“道理你知道的比我多,我也不再多說了,我隻是傳達中紀委和中央的決定,我覺得中組部很快會有正式通知來。你我說了都不算,還是按中央的決定辦吧!”

這三個人都有一個萬萬想不到,這三個萬萬想不到,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又要糾葛在一起了。究竟會演繹出一出什麼戲?會引發出多少波瀾壯闊的風波?這一切很可能是石破天驚,讓人目瞪口呆吧!也許是許許多多人都會萬萬想不到的。

不過這已經超出了這部長篇小說的範圍。要有,雖然人物、故事和本書是連續的,那也該是另一部書了。

2007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