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3)

門柱上的燈悄悄亮了,於敏真通身沐浴在明亮的輝光之中,她沒有動,看見從旁邊的房子裏走出來一位老者,須發皆白,但白得幹淨透亮,輕輕站到她的對麵,沒有嗬斥,沒有發問,隻是靜靜地看看她,又順著她的視線看看夜空,輕輕地說:“這兒的月亮要比市內的亮。”於敏真也沒有轉頭,怕破壞這奇特的氛圍和這種讓她感到非常舒服自然的交談,輕輕地問:“是嗎?”

老者的聲音極其柔和:“有些大家都認為是正確的話不一定就真的正確,比如,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月亮圓,天下烏鴉一般黑,等等。我去過烏拉圭,那兒由於接近赤道,月亮的確比中國的月亮又大又圓,泰國就有一種白烏鴉,還有一種花脖兒的烏鴉。”於敏真驚異地看看老者,那臉容和眼神很吸引她,此時她渴望交談,不想讓已經開始的談話中斷,便說:“這樣靜靜地看看月亮真好,我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有看過月亮了。”老者說:“人能在世上生存,全賴上帝賦予的奇妙官能,例如一雙眼睛,就像一部精巧而又極端複雜的照相機,如果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造一部具備眼睛功能的照相機,體積要像成人的身體那樣大。眼睛還具有屬天的本性,人類隻有用眼才能超越地球的局限,許多偉大的思想和理論是由觀察天空開始的,最初的哲學家都是天文學家,從看天知道了地球是圓的,還能自轉……”

於敏真臉上平和下來:“聽您的談吐不像是個一般的守門人。”

“我是個退休的醫生,自願到這兒來為尋找基督的人開門。”

“醫生?您有家嗎?”

“有,一大家子,老伴兒和兒女們也都活得平安喜樂。”

於敏真忽有所動:“真好,人一生最重要的不就是能平安喜樂嗎?這四個字看似很普通,要做到可太難了,現代人相愛容易相處難,想白頭偕老就更難乎其難!”因為你在懷疑中,所以更需要信任,需要信心。

於敏真一驚:“您說什麼?您認識我?”

老者擺擺頭:“親人們總是習慣於在善意下相互誤解和彼此傷害。”

老人無疑是個智者,她請教:“您能告訴我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妻子是什麼樣的嗎?”

“理想的妻子就是擁有理想丈夫的女人。”

“哦……”於敏真沒有馬上能理解這句話,“我無法想象您的全家那種平安喜樂的生活狀況是怎麼維持的?”

“你能想象它,它就會發生。”夜風寒冽,老者見於敏真穿得單薄,抱緊了肩膀,就問,“你是想就這樣站著談下去,還是想到裏邊來坐一坐?”

她不好意思了:“對不起,我是不是打擾您了?”

“你可知道我是多麼希望被到這兒來的人打擾啊!”

“我可以到教堂裏麵呆一會兒嗎?”

“當然。”老者說完就把大門打開了。

清晨,金克任走進自己的辦公室都來不及落座,躬著腰翻看桌上的文件,一隻手端著滾燙的瓷杯在吸溜吸溜地往嘴裏嘬著熱茶水,另一隻手則飛快地翻著文件,有些文件稍稍一翻就被他扔到辦公桌下麵的鐵筐裏,心裏已經在罵罵咧咧了:“越是無聊的單位文件越多!”還可以再加上一句:“越是沒有事幹的單位越喜歡發文件!”他生氣地把最後一個文件摔掉,放下茶杯,拿起文件包要出門,恰在此時桌上的電話鈴響了,他返身不是先拿電話,而是先抓起剛才沒有喝完的茶水,然後才摁下揚聲器的開關:“喂,”揚聲器的聲音很大,像小喇叭:“是金副市長嗎?”

“是啊,您是哪位?”其實他已經聽出對方是誰了——“我是常以新,來書記今天上午回來,你得跟我到機場去接一下。”

金克任哼哼唧唧地想托辭:“哎呀,真是不湊巧,我今天上午有活動,你應該早通知啊……”

“克任同誌,不管你有什麼活動都得推了,你想想,書記出國回來,市長不去接,你若再不去,這合適嗎?叫書記會怎麼想?有些事不能做得太明了吧?”

“你說不能做得太明了是什麼意思?我怎麼聽不明白?”

常以新可能自知失口,趕緊遮掩,明白不明白都別想那麼多了,快一點吧,我在機場等你。”金克任關掉電話,喝著茶水磨蹭著……這就叫武大郎服毒——喝也死不喝也得死,他隻能下樓登車,直奔機場。你瞧來明遠回國挑選的這個日子,寒潮催動著沙暴滾滾而下,大風呼嘯,天氣奇冷,陽光被包裹在黃沙裏,黯淡而陰沉,仿佛這位書記一回來,梨城就要鬧地震,或有其它災難降臨……飛機披著沙塵從天而降,金克任他們站成一排在機場裏麵迎候,為首的常以新身著海軍藍大衣,一派首長架勢,金克任則把自己包裹在鼓鼓囊囊的防寒服裏,數胡光穿得最單薄,西裝筆挺,被凍得唧唧索索,囑咐記者們要多拍一些書記的特寫鏡頭,今天沒有對比,記者們的工作要容易些。來明遠神采煥發,渾身一塵不染地走下舷梯,中國人從國外歸來,身上總像鍍了一層金粉一樣,有種莫名的矜持和滿足。他眼光精亮地搜索來歡迎他的隊伍,沒有看到盧定安,眼皮不易覺察地抹搭下來,嘴角輕輕抽動著,常以新趕快伸手向前,先道辛苦,再問身體怎麼樣,第三項是以肯定的口氣設問:“收獲一定很大了?”這是歡迎任何一個從國外歸來者的統一試題。

來明遠滿麵春風:“收獲非常大,攬了幾個大項目,有些投資數目驚人,比如半島集團,想給我們投20個億的美元……”

常以新故作驚訝:“好嗬,找個時間聽您講一講。”

以來明遠一貫的從容和智慧都顯得頗有些躊躇滿誌,或許這也是他的一種姿態:“是得碰一碰情況。”

常以新又關切地說:“先好好休息兩天再說。”

來明遠依次和來迎接他的人握手,按規矩後麵的人就不要再輕易問話了,因此握手很快,然後各自上車,該去哪兒的奔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