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67.黑暗與曙光(1 / 3)

第十章 67.黑暗與曙光

九月十日,天氣十分晴朗,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草香和野花香。

毛澤東、張聞天、博古騎著馬,周恩來、王稼祥坐著擔架,向北走去。

衣衫襤褸的紅軍排著長隊,在中央領導人的前邊和後邊走著,他們幾乎個個骨瘦如柴,頭發蓬亂,猶如幹草。這些從江西出發就一直和中央在一起的紅軍戰士神情一如往常,他們並不關心自己已經走了多少路,他們最關心的是在什麼地方停下來早如果沒有命令,他們還會不停地走下去。

走著走著,他們中就有人像麵條一樣軟倒在地上,然後就不再站起來。這時,他的戰友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檢查死者的幹糧袋,沒辦法,沒死的還要活下去——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死者的幹糧袋都是空的——然後,路邊就會豎起一座新墳。活著的和死去的都異常平靜。這是飽經了風雨之後的成熟。

此時,紅軍戰士們比半夜時分顯得昂揚了許多。他們今天剮剛看到了一份蠟紙刻印的中共中央《為執行北上方針告同誌書》。那些不加慘飾的字句還在他們耳邊轟響著:“對於紅軍,南下是沒有出路的,南下是斷路。同誌們,隻有中央的戰略方針是惟一正確的,中央反對南下,主張北上,為紅軍,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你們應該堅決擁護中央的戰略方針,迅速北上,創造川陝甘蘇區!”他們絲毫不懷疑中央方針的正確。再過一次草地,對於他們來說,是可怕的。他們同時也清楚,此刻,他們已經來到了川甘邊界上,離中央的那個目標並不遙遠。

彭德懷顯得十分忙碌,他騎著一匹栗色馬,時而跑到隊伍的前麵,時而跑到隊伍的後麵。林彪早在兩三天以前就到了前麵的俄界,現在自己是“孤軍護駕”,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角色,不敢絲毫怠慢。如果不發生意外,明日天黑前他們可以和林彪的一軍團在俄界會合。

眼下是這裏最美的季節,除了天藍、雲白、水清,就是那滿山遍野的鮮花,黃一灘,紅一灘,紫一灘……寒冷的冬天正在逼近,這是它們在枯死之前拚死綻放的燦爛。

彭德懷無暇欣賞草山上一片一片競相開放的鮮花。在戰火中熏陶出來的彭大將軍隻會在戰場上欣賞戰火。蔣介石對他恨之入骨,在他求購中共領導人頭顱的價目表上,彭德懷的標價是十萬。

毛澤東留意到了晴日裏高原草地的壯美。此時,他已經萌生了一個念頭,將來還要到這裏來走一趟,不,也許應該從瑞金開始。同樣騎著一匹大白馬。

當然,那很遙遠。毛澤東微微笑了。

眼下,依然是走路,打仗。讓革命存活下去。還要和那個帶著八萬人馬、目空一切的張國燾繼續糾纏。

在向俄界前進途中,黨中央於十日、十一日又接連給張國燾去了兩份電報。

中央十日致張國燾電報指出:“陳談右路軍南下電令,中央認為完全不適宣的。中央現懇切的指出,目前方針隻有向北是出路,向南則敵情、地形、居民、給養都對我極端不利,將要使紅軍受空前未有之困難環境。中央認為,北上方針絕對不應改變,左路軍應速即北上……”(後稱此電為致朱、張第五電)。

十一日,中央再次電令張國燾,嚴示:“(甲)中央為貫徹自己的戰略方針,再一次指令張總政委立即命令左路軍向班佑、巴西開進,不得違誤。(乙)中央已決定右路軍統歸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同誌指揮,並已令一、三軍團在羅達、俄界集中。”(後稱此電為致朱、張第六電)。

在此期間,中央政治局還致電徐向前、陳昌浩,要其率部北上,並說已另電朱張,取消八日南下電令。

中央這一指示,沒有被執行。

當日傍晚,黨中央率三軍團到達俄界(甘肅迭部縣高吉村),與紅一軍團會合。

翌日,張國燾複電,指責中央“不圖領導全部紅軍,竟率一部秘密出走”,反誣中央造成“紅軍大分裂”。同時,還直接致電紅一、三軍團領導人,說中央率一、三軍團單獨北上是“無止境的逃跑”,並命林、聶、彭、李“速歸來受徐、陳指揮,南下首先赤化四川”;最後預言:一、三軍團北上“不拖死也會凍死”。

這個蹩腳預言家在同一天發出的這兩份電報中所用的口氣是專橫的、粗暴的,他似乎在暗示什麼。

九月十二日,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在俄界召開,討論同張國燾的鬥爭及行動方針問題。參加會議的有張聞天、毛澤東、博古、王稼祥、鄧發、劉少奇、凱豐、以及蔡樹藩、葉劍英、林伯渠、李維漢、楊尚昆、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李富春、羅瑞卿、朱瑞、袁國平、張純清、李德等共二十一人。會議由張聞天主持。

由於作會議報告和總結的都是毛澤東,所以他自然成了會議的中心。

毛澤東在報告和總結中,回顧了同四方麵軍主要領導人張國燾的爭論,對目前行動方針發表了意見。他主要講了三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關於紅軍今後向北行動的問題。毛澤東說,我們堅持北上方針,但張國燾卻反對。一、四方麵軍會合後,張國燾起初是按兵不動。七月中旬,黨中央指示紅軍集中,結果由於張國燾從中阻撓未能實現。張國燾到蘆花時,中央政治局決定他當紅軍總政委,他才調動紅四方麵軍北上,但未到毛兒蓋又動搖了。到了阿壩後便不願北上了,而要右路軍南下。這時,中央政治局的幾個同誌在周恩來處開了一個非正式會議,決定紿張國燾發電報,要他北上,張國燾公然抗拒中央決定,拒不執行北上方針。這是不對的。而他所堅持的南下是沒有出路的,因為南麵地形不好,又是少數民族地區,給養無法解決,紅軍作戰隻有減員,沒有兵力補充,戰略退卻也沒有,如果不迅速北上,部隊很快會處於不利局麵,會大部被消滅。很明顯,中央決不能把一、三軍團帶去走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