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張國燾成了眾矢之的,大家紛紛發言,用激烈的言詞批評“肅反”擴大化,亂殺人,領導上的家長作風。有的人幹脆站起來,指著張國燾質問:“你今天殺這個,明天殺那個,到底哪個是反革命?”曾中生則重點批評了張國燾在退卻轉移中的錯誤,建議立即結束無後方作戰的局麵,重新建立新的根據地。
張國燾一再檢查自己,表示虛心接受大家的意見,以後一定要加強集體領導,及時把行動方針報告中央。為了表示改正錯誤的誠意,當眾宣布成立前教委員會,並提議由曾中生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張琴秋任紅四方麵軍總政治部主任。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中旬,正值隆冬,大巴山雨雪交加,寒風刺骨。曾中生躺在徐向前為他準備的一副擔架上,隨紅四方麵軍南渡漢水,又頂著茫茫風雪,在杳無人跡的崇山峻嶺中走了二百多裏路,進入川北。
紅四方麵軍入川後,在徐向前的指揮下,以出敵不意的行動,連克通江、南江、巴中,開辟了川陝根據地。一九三三年二月中旬,召開了川陝省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了川陝省蘇維埃政府,由一個擔滑竿的農民熊國炳任主席;張國燾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徐向前、陳昌浩任副主席,曾中生為參謀長;軍事委員會下設紅四方麵軍總指揮部,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當曾中生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從一個戰場走到另一個戰場,和徐向前一起,指揮著紅軍勝利粉碎了敵人三路圍攻的時候,張國燾又把目光盯在了他的身上。
他又祭起了“肅反”這個“法寶”。
曠繼勳於川軍起家,參加革命後,曾在紅六軍任軍長,參加了洪湖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一九三零年調到鄂豫皖蘇區後,先後擔任過紅四軍、紅二十五軍軍長,功勳卓著。入川後,受命擔任川陝省臨時革命委員會主席。不久,川軍向根據地發動三路進攻,張國燾誘騙曠繼勳利用在川軍時的關係給四川軍閽楊森寫信,勸楊森與紅軍互不侵犯。誰知曠繼勳剛把信發出,張國燾就派人將信截獲,並以此為據,反誣曠繼勳“叛變投敵”,定下“國民黨改組派”的罪名,將其逮捕,又秘密處決於通江縣洪口場。
張國燾處死曠繼勳,用的還是老法子:在月黑之夜,用繩子勒死。
從曠繼勳開始,張國燾又一輪大規模的“肅反”開始了。中共黨史上,又留下了一長串冤死者的名單……
曾中生依然活著。曾中生畢竟是曾中生。
活著的曾中生在木門會議上為死去的戰友向張國燾發出挑戰:立即停止“肅反”,停止殺人!
陳昌浩看得清楚:張國燾在低頭認錯的時候,暗中又咬碎了一顆牙齒。張國燾也畢竟是張國燾。
八月一日,曾中生剛剛寫完了《與“剿赤”軍作戰要訣》的最後一章,屋裏就聞進來幾個人,不由分說,把他抓走了。
從此,一代名將便開始了他的漫長的囚徒生活。
一九三五年五月中旬,曾中生被反綁著雙手,與廖承誌等一批“改組派”、“AB團”、“第三黨分子”,被押過了嘉陵江,開始了他們的長征。
三個月後的一個暗夜,曾中生被秘密殺害於卓克基的密林中。
同樣,用的是一條繩子。
曾中生畢竟不是一個一般的人物。
中央到達陝北後,仍得不到曾中生的可靠消息,隻知已被張國燾關押。為防止張國燾加害,便讓剛剛從蘇聯回國的林育英以共產國際代表的名義,致電張國燾:
鄂豫皖肅反頗多“左”的錯誤,擴大至一營一連被捕,地方組織垮台。四方麵軍先後破獲案中涉及兄處高級負責人為托派,是否屬實,鑒於曆史教訓,盼兄負責檢查,使擴大、偏見與單憑口供刑訊等錯誤早告肅清。廖承誌、曾中生即使有反動嫌疑,亦需保全其生命,並給以優待,此為代表團所切囑。毛澤東、張聞天沒有想到,已經晚了。
另一個以囚徒身份被押著進行長征的廖承誌,是國民黨左派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之子,曾在日本、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從事革命活動,回國後從事工運工作,一九三三年秋由白區來到川陝蘇區,任中共川陝省委常委,川陝省總工會宣傳部長,一九三四年初任紅四方麵軍政治部秘書長。十月,廖承誌正在參加川陝根據地第四次黨代表大會時,張國燾從參加會議代表名單上看到,廖承誌的父親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母親何香凝曾擔任過國民黨的婦女部長,便下令將其綁出會場。
從此,他也成了囚徒。
他是四方麵軍中活下來的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中的一個。沒有被殺,是因為他能刻一手好蠟板,出報紙用得上。長征途中,他白天被綁著行軍,晚上還要在昏暗的油燈下刻蠟板,苦不堪言。
他的獲救很偶然。
一九三六年六月底,任弼時、賀龍、蕭克等率紅:二、六軍團在四川甘孜與四方麵軍會師。一天,賀龍、任弼時由張國燾、陳昌浩陪著,正在草地上走,忽然發現有一些人被繩子拴著,像是犯人在放風。賀龍、任弼時覺著奇怪,想過去看一看,張國燾說:“沒什麼好看的,幾個‘AB團’。”任弼時一聽是“AB團”,更有興趣,堅持一定要看一看。張國燾無奈,隻好陪著走了過去。走到跟前,任弼時一下子認出了廖承誌。廖承誌也認出了任弼時,淚水奪眶而出。
張國燾一旁尷尬地問:“你們認識?”
任弼時反問:“你不認識?廖仲愷先生的兒子。”
張國燾:“那就放了吧。”
就因任弼時的一句話,救下了廖承誌的一條命。
不過,張國燾並沒有釋放廖承誌,直到三軍會師後來到陝北,在周恩來的幹預下,廖承誌才重新獲得自由。
活下來的廖承誌在一張桌子上擺好了刻字用的鋼筆、蠟紙,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感謝它們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