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51.在會理,毛澤東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1 / 3)

第八章 51.在會理,毛澤東遇到了一點小小的麻煩

毛澤東弄不清這個地方為什麼叫鐵廠。

這是會理城郊的一個村子。不長的村街上有一些店鋪,其中也有一兩家釘馬掌、打犁鏵的小鐵匠鋪,但毛澤東認為鐵廠這地名決不會是緣此而來。

毛澤東由警衛員小陳陪著,在這個叫鐵廠的地方轉了一圈,來到幹部休養連駐地,想看看傷後的賀子珍。不巧,李醫生正在給賀子珍換藥,他簡單地問了問賀子珍的情況,見她情緒不錯,就又離開了幹部休養連。往駐地走的時候,他碰上了剛剛演戲回來的王泉嬡。

“又演蔣介石去了?”毛澤東看著王泉嬡手裏的行頭,笑著問。

“董軍團長非要讓我去扮蔣介石不可。”王泉援不好意思地說。

“蔣委員長可是個大角色,聽說你演得很像。”毛澤東一直在笑。

“像不像,誰見過?”王泉嬡笑道。

“我見過,一九二七年以前,我們不但常見麵,而且還以同誌相稱。可是一九二七年之後,我毛澤東就成了他通緝的犯人,我脖子上的這個腦殼從五萬漲到了十萬,又漲到了二十五萬,越來越值錢。”毛澤東說著,指著自己的頭“哈哈”大笑起來,“可是直到今天,它還長在我的脖子上。”

毛澤東的話把王泉援和小陳都逗笑了。

毛澤東看了看表,跟王泉嬡說:“你再演蔣介石的時候,我一定去看一看,給你評判評判。”

“好,毛主席,一言為定。”王泉嬡高興地說。

“一言為定!”毛澤東說著,向她招了招手,邁開步向自己的住處走去。

走在鐵廠街上的毛澤東臉色紅潤,跟含微笑——走出江西七個月以來,他的步履第…次顯得這樣輕鬆。

毛澤東的輕鬆並不盲目。

渡過金沙江之後,中央紅軍才真正跳出了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包圍圈,把自長征以來一直尾隨紅軍的蔣介石軍隊甩掉了,實現了遵義會議渡江北上的戰略決定。與此同時,張國燾、徐向前正率領著紅四方麵軍向川西北前進,兩支紅軍主力會師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

具有詩人氣質的毛澤東已經看到了一個嶄新的希望…

毛澤東剛走到自己的住處,周恩來就拿著一封信進來了:“主席,這裏有一封信,你過一下目。”

“信?誰寫的?”毛澤東一邊接過信,一邊問。

“一軍團軍團長林彪。”周恩來回答說。

毛澤東拿著信微微怔了一下——顯然,他沒有想到林彪會在這時候寫信給他。他看了周恩來一眼,便把目光移到了手中的信上。

林彪的信是寫給周、毛、王“三人團”的。信的大意是:毛、朱、周隨軍主持大計,請彭德懷任前敵總指揮,迅速與四方麵軍會合。

一絲陰影慢慢掠過了毛澤東的眼睛。

毛澤東看完了信,把信遞給了周恩來,沒有馬上說話,在地上緩緩地走了起來。

巧渡金沙江帶給毛澤東的好心境被林彪的一封信一下子攪亂了。

其實,毛澤東不是不清楚最近一段時間部隊中對自己開始產生的一些不滿情緒。對於毛澤東指揮部隊“有時向西,有時向東,有時走大路,有時走小路,有時走老路,有時走新路”的大幅度戰場調度,雖然各部隊都堅決執行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和領會。在實際作戰中,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不可能每仗必勝;迂回穿插,走了許多路,有時看起來是冤枉路,但為了迷惑敵人,甩掉敵人,非走不可;當然,在大規模的運動作戰中。白走一點路有時也難以避免。於是,圍繞著走路還是打仗,不同的議論出現了,埋怨隻走路不打仗,有的竟然發牢騷說部隊沒有打垮倒要拖垮了。不隻普通戰士和一般幹部有意見,就連一些高級幹部也產生了看法。大約在四月中旬,一位軍團領導將了解到的部隊情緒,綜合聽到的意見,加上自己的看法,給中革軍委發了一個電報。林彪也不斷地埋怨紅軍走的盡是“弓背”,應該走“弓弦”,走捷徑,並且散布說:“這樣會把部隊拖垮的,像他這樣領導指揮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