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50.金沙江搏風擊潰的七天七夜
林彪走出了指揮所,目送擔任前衛任務的二師四團由楊林折向北麵而去。
他的下一個目標是祿勸。不過,最終目標還是金沙江邊的龍街,按照中革軍委命令,一軍團將在那裏渡江。
林彪要求他的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進。在好勝心強的林彪心目中,左、中、右三路向一個方向齊頭並進,無異於是對各路指揮員意誌、智慧和能力的考驗。
一九三五年的國際勞動節對於祿勸這個高原小城來說,沒有任何特別的意義,既沒有慶典,也沒有罷工和遊行,這裏的絕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與以往的日子所不同的隻在於,它是十天一次的“街子天”。
上午八點以後,街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進城賣山貨的農民挑著自己地裏的產品把一條平日裏顯得冷清的街道塞了個滿滿當當,賣小吃的扯開嗓子吆喝著招徠顧主,耍猴兒的,買東西的,逛街的……紅男綠女,人來人往,使這小城顯得擁擠起來。在這些來來往往的老百姓中,十分顯眼地夾雜著一些掛短槍背長槍的人,他們不時盤查著過往的行人,神情詭秘而慌張。這些持槍的人都是以祿勸縣長何澤周為主任、團總周鐵城為副主任的“防共委員會”抓來對付紅軍的“壯丁”,雖然抓來後草草訓練了幾天,沒有什麼戰鬥力,但在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麵前,還是威風凜凜的。
此時,何澤周、周鐵城正在縣政府客堂召集各鄉鄉長舉行“防共”會議。會議進行的過程中,曾接到三次密探報告,先說紅軍到了嵩明,接著又說到了富民,第三次說已經到了普渡河。第一次報告時,何澤周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紅軍會來得這麼快,昆明方麵事先也沒有通報。到第二、第三次報告時,他反倒放心了,以為密探報的消息不準。下午三點多鍾,在城外守衛的圃丁忽然來報告,說增援江防的一隊“中央軍”來到了城下。何澤周大喜,和團總周鐵城一起,率縣府一班人趕忙迎出城外,將“中央軍”迎至縣府客堂,以好煙好酒款待,並交出了雲南省政府交辦的全部糧款。正在酒酣之際,紅軍主力源源而來,何澤周、周鐵城方知上當,趁混亂之機,躲進十字街的茶館內,企圖逃走,當即被紅軍擊斃。
紅四圃以計賺開祿勸縣城後,馬不停蹄地繼續向西前進,在以後的一、二日內,又連克了武定、元謀兩城,直趨金沙江畔的龍街。
一軍團主力跟在紅四團之後,從大板橋出發,在四十八小時裏走了三百多裏路,行軍速度太快,不少傷員和身體弱的戰士在這段路上掉了隊,後來被龍雲抓住殺害了。
五月四日淩晨,林彪、聶榮臻已經站在了金沙江龍街渡口。
遺憾的是,在紅一軍團趕到龍街之前,敵人已經把所有的船隻都燒光了。林彪派人找遍了元謀、龍街,連一條船的影子也沒有發現;江麵水流太急,敵機又不斷來偵察襲擾,試著架了幾次橋,都失敗了,再架橋又沒有材料。眼看著尾追之敵正在一步步逼近,林彪、聶榮臻心急如焚。
在此期間,紅三軍團搶占了洪門渡口。
彭德懷遇到了幾乎與林彪同樣的麻煩。雖然找到了兩隻小船,但要渡大部隊過江顯然很困難;水流湍急,難以架橋。彭德懷的臉繃緊了,一麵命令繼續找船,一麵不斷地在江邊走來走去,尋找可以架橋的機會。
就在紅一軍團到達龍街的先一天夜裏,中央縱隊的幹部團在劉伯承總參謀長的率領下,以一晝夜行進二百裏的速度,趕到了皎平渡口。
一切都裹在黑黝黝的夜幕裏,隻有金沙江湍急的流水聲聽得真切。
金沙江像把鋒利的長劍,劈開橫斷山脈的重山迭嶺,自西北往東蜿蜒而下,如一道天然屏障在這裏把川滇兩省隔開。雲南一邊,有一塊從溝穀中衝出來的洪積階地,矗立著一塊叫做“龍頭石”的巨石,這就是皎平渡的標誌。這裏平日有許多做小買賣的;有賣洋火賣鹽的;有賣煙絲盒糖的;有賣小吃的;還有兩三家大煙館。渡口兩岸還有五家馬店,一家客店,每天都有一、二百匹牲口,兩、蘭百肩挑小販從這裏過江,把雲南的棉紗、機織布、槍支、大煙等物品運向西康方向,又把西康的牛羊、花生、鎳礦石運往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