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當年,到古鎮插隊的北京知青有四位(三女一男),我們都是好朋友。根據他們提供的素材,當時我就想寫一本書,然遲遲未動手。直到2002年,這個念頭又喚起我手中的筆。
兒時,鄰居家小姑娘活潑伶俐,美麗聰慧,特招人喜愛。稍稍長大,成了一個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學校裏演節目,她曾扮演“劉三姐”、“小放牛”。一身古裝,扮相美、嗓音亮。同學們偷偷地喊她“小仙女”。她成績優秀而且鍾愛文學。我比她的年齡大了許多,但我倆是好朋友,因為我倆有共同的愛好——文學。她和我常常和詩,聯對,一塊鍛煉身體,打羽毛球。她的才情與美麗深深鐫刻在我心裏。心心相印,心心相通,感情的交流,心靈的碰撞,終於碰出了火花。那一年縣裏排演大型歌舞《飛天》,她被抽調到縣裏扮演《飛天》中的中心人物。參加市彙演前《飛天》被定為封、資、修。《飛天》雖然夭折了,然而她“神女”之稱卻傳呼了下來。在同學們眼裏,她是“仙女”、“神女”。在我的心中她更是美輪美奐。從此,美麗的仙女,聖潔的神女在我的空白的心幕上定了格。情是那樣深;情是那樣濃;情是那樣真;情是那樣純。至少我們都是這樣。我和她的特殊關係,一些同學也看得出。然而我清醒地知道:她會飛走的,因為她是非凡的女子,不屬於我。那時,我什麼也給予不了她,就連基本的條件都不具備,何奢談其他?人貴有自知之明。她真的“飛”走了,不歡而別。
幾十年過去了,盡管物是人非,盡管在她身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然而在我心靈深處鐫刻的她,依舊是美麗的仙女,聖潔的神女。因之,她就成了我小說中女主人公蘭天緋的原型。
2002年麥假動筆,經曆了暑假、秋假、年終寒假,大大小小四個假期小說完稿,閑置八年之久,今天才得以付梓。這畢竟是第一部長篇小說,漏秕難免。渴望前輩師長給予教誨,盼望同輩朋友給予指教,希望後學優秀給予斧正。
借此機會向我的啟蒙老師高學儉老師及幫助支持過我的王占懷老師、王全洲老師致以最深的敬意!
曲陽縣教師進修學校的王鳳茹老師博學多才,尤其在教育理論和古文學方麵造詣頗深。在當地有“小於丹”之稱。她堪稱我的良師益友,在我人生處於最低潮時,她曾一度給予我極大的鼓舞和支持,才使我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在此,我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謝。
彭建文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