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想念愛我的親人恩人 5.《文人,貴人》(2 / 2)

選調來這麼多人做新聞骨幹,充實機關文字工作,且當作人才,讓我們在榮耀中感到不安。實際我們隻是在報紙上發表了一些新聞報道,文字水平還很弱,隻是當人才培養更確切。樊政委很器重我們。他是前輩,又是老師,給我們講怎麼寫,每篇稿子親自一字一句地改。從那時起,武警部隊的新聞報道,在自治區和中央報刊上,每周都有好幾篇。一時間,在他的發動下,機關形成了人人寫文章的狀態。機關人員的文字水平越來越高,部隊的信息,材料,經驗,經常被上級轉載。

那時,武警是支新型部隊,社會不了解,更多的人不理解,要讓社會和人民群眾了解、理解武警,支持武警執勤,以良好的形象展示於社會,對完成武警的使命任務至關重要。樊政委為這支新型武裝力量,引進數十個新聞骨幹,在機關讓大家動筆寫新聞,起到的是宣傳部隊,提高機關文字水平的作用。為了鼓勵大家動筆,他讓後勤拿出農副業生產掙的錢,獎勵寫簡報、報刊上刊登稿子的人。每月獎出幾千元。他鼓勵大家說,寫文章,沒有什麼神秘的,連我這個放牛娃出身的都能寫,你們也能寫。他把“自己是放牛娃”出身,常常掛在嘴上,讓人感到他官當的雖大,但很親切。事實上,他當了部隊政委,官當到了正廳級的程度,就是戰士報道員找他改稿子,他也笑嗬嗬地給改。機關百十號人的材料、文章、報道,他都改過。有一些人,在他的指點下寫作能力提高很快。樊政委的抓新聞寫作,在外麵有了“聲”,讓人筆下有了“神”。

這在很長一段時間,有的領導幹部對此很不理解,埋怨他:讓機關人人寫文章,拿出錢來給新聞報道發獎金,偏了!有的領導對他抓寫作、抓新聞,從背地裏抵觸,發展到當麵頂撞了。他不理這些,他仍然鼓勵大家寫,他也親自寫,而且他的大塊頭文章,十天半月在報刊上能見到。我在總隊做了十年新聞,新聞越寫越受人非議,每當在受委屈的時候,他熱心地鼓勵我堅持寫下去。我堅持住了,但我還是離開了總隊,調到了北京。因為他離休了,寫作怪怪的,沒人鼓掌了。

酷愛寫作的樊興明,寫作讓他勤奮,讓他博學,讓他寬闊,讓他仁愛,讓他廉潔。粗略算,幾十年來,他在報刊上發表了至少四五百萬字的文章。他在寧夏是寫作名人,在武警部隊當政委十年間,是全國武警寫作的名人。這在全國武警的部隊領導中,沒有第二個人。但遺憾的是,他沒有出版一部文集。寫作造就了他品德情操高尚的內心,也影響、造就了一支部隊,一批人,造就了一批文字能力極強的部屬。使得小小的寧夏部隊,調令接二連三,我和拓成祥,還有十多個人,由於寫作的成績,被調到了北京武警部隊。調到大機關的人,大多都創造了輝煌的一頁。對此他很欣慰。

他是文人,也是武人,更是我的貴人。我給他做了十年的部下,學了十年的做人、作文,奠定了我走入北京,走入文壇的基礎。我能在財政部從事財政經濟工作,在文學上取得幾部作品的成績,得益於樊興明、劉軍、王彥夫等恩師的栽培。

我在飛機上,回想樊興明給我的許多點滴之恩,我對他的感激,感恩之情,如同我兄長,如同我父親。

寧夏武警部隊有幾千警官,受恩於他的,受他影響過的警官有多少,我隻是其中的一個,還有很多很多,每個人都會講出一段關於他的感人的故事。受恩於他,敬重他的人,都給他送行了,有一千人之多。樊興明,一個純粹的軍人,一個純粹的文人,一個純粹的貴人,您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