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送你一束七彩的光芒 3.《問恩》(2 / 2)

盡管我們沒有對別人自大,也沒有將恩蓋人,將恩壓人,倘若我們碰撞到別人的利益,損害了別人的利益,沒有繼續給予別人關照,那對你有恩的人,也會拋棄過去的恩情,怨恨你,仇恨你的。想想看,很多人,把自己的親姐親妹親兄弟,把自己的好哥們好姐們,介紹撮合成了親戚,本應朋友加親戚,是親上加親的,但幾年過去,恩情被別人拋到了腦後,變成了陌生人,關係鬧翻鬧臭了;有許多人把要好的朋友,調到了身邊,成為同事、部下,這種恩大於山的事,本應該感激別人一輩子還來不及呢,可時間一長,遇到一些事,不僅拋掉了恩情,反而成了對頭、仇人。這讓人明白一個道理,朋友就是朋友,有些朋友是不能做親戚的;朋友就是朋友,有些朋友是不能做同事、部下的。因為,人是容易忘恩的,人是容易記仇的。人對人若是九個好,倘有一個壞,那九個好也許就被一個壞勾銷了。有些人也許因為你對他的一個不好,他也會忘恩負義,成為你仇人的。這樣的人,有幾個人沒遇到過呢?

而幫助別人,成全別人好事,讓別人快樂,又是我們願意做的,願意看到的。這個世界,還是企望每個人都能伸出手來,去幫助好人,成全好人。幫助別人,本身也使自己獲得快樂。因而,對於忘恩,對於負義,不必失望,不必埋怨。雖然有些人忘恩了,有些人負義了,甚至成了怨者、恨者,但我們應該相信,無論是忘恩,是負義,是反目,別人的心裏永遠也會存著對你那份幫助之情的。這就夠了。如若我們過多地記著對別人的幫助,對別人的施恩,並要求別人永遠對你回報,這是一種對恩的扭曲,更是種自找的勞累。隻有忘卻幫助過別人,少接受或不接受別人的感謝和感恩,會免了很多煩惱和怨恨的。這應當把它當做一種修煉,讓自己進入一個愛人、幫人無私欲的境地,也許會少了很多煩惱、怨恨。

他是一個感恩的人嗎,你是一個感恩的人吧?這許多詢問,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會找到答案,被你幫助的人的回答,也不足信以為真。當然至少你可以不去幫助別人,不去幫助那些品行不端的,內心齷齪的,投機鑽營的,陽奉陰違的,口蜜腹劍的,見利忘義的,過河拆橋的人。幫了這樣的人,即使遭到“農夫與蛇”的下場,那隻能怨恨自己,千萬別怨恨別人。

你是不是個忘恩的人,是不是個心懷感恩的人?我們應當經常這樣詢問自己。盡管忘恩負義的人很多,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深深感恩別人的給予和幫助。這感恩,不一定是金錢,不一定是禮品,不一定是回報,也許有一聲平常的問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