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送你一束七彩的光芒 4.《靜中開花》
2010年10月中旬,穆濤友請我去參加“西安曲江賈平凹館”開館揭幕儀式。賈平凹館設在西安大唐芙蓉園,實際上是大唐芙蓉園南門東側的一個角落,隻是建了院牆,修了門樓,便成了賈平凹館。大唐芙蓉園是西安的勝景,重建的唐朝皇家園林,恢複了宏偉大方、典雅秀麗的原貌,是西安再現大唐經典建築的傑作之一,故遊客如織。賈平凹館門沿街,門樓青磚瓦和木製結構,大唐建築風格,鑲有虎頭門環的赭色大門,在兩個紅燈籠的映襯下,虎虎生威,好個昔日長安城書香人家。西安曲江區財政部門的人說,這是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開設“賈平凹文學館”之後,政府投資給他開設的又一個文學創作工作室。前來的作家們都很喜悅。文章寫到了讓人敬慕,天下讚揚,政府掏錢一個又一個給建館的份上,是賈平凹的榮耀,也是文人的榮耀。
館為二層建築,小院不大,展廳卻大,有幾百平方米,取名“曲池文房”。廳裏陳列著賈平凹幾十年來出版的小說、散文作品,達三百多種版本,此外還有他創作的書法繪畫作品及收藏的古玩等物件,展示了賈平凹豐富的創作曆程。在陳列架上,展廳西頭,是十米多長的書案,上麵放著宣紙、毛筆。賈平凹既寫一手好文章,書法也雅,人喜愛,也值錢。想必建館者給他專設了這特大書案,備齊了文房四寶,有誘他隨時揮毫潑墨之意。樓上,是賈平凹的書房、會客室和臥室,古樸大方、寬敞明亮。
展廳書案後的書架兩邊牆上,掛有“靜中開花,對空數塵”兩條幅,文體粗獷厚重,文氣十足,格外引人注目。這是賈平凹為自己寫的。他魅力四射的“賈體”,讓“曲池文房”書氣很濃。
賈平凹館開館,是西安文壇的大事,幾百人來祝賀,擠得小院人挨人,肩挨肩。一群記者圍著賈平凹采訪,平凹一臉疲倦。倦意告訴人,他對住進這個館,似乎有點勉強和不安。他致辭中果然說,曲江區政府一片好意,在大唐芙蓉園這有靈氣的地方,為他設館,誠惶誠恐……但為了西安的文化事業繁榮,又覺得有意義……他是知道政府給他建這個館的分量的,更知道自己承擔的文學使命多麼沉重。
平凹顯得很累,他被記者“圍攻”了幾十分鍾,但還是強打精神,一臉的隨和,一臉的憨厚,以極大的耐心回答了他們東拉西扯的提問。穆濤說,平凹老師在住院,是剛從醫院“跑”出來的。穆濤是賈平凹主編《美文》雜誌的搭檔,對平凹的創作和生活很關心。他又說,他正在做一個治療,今天的揭幕式,醫生建議不參加,平凹問朋友,我不參加行麼?朋友說,賈平凹館開館揭幕,賈平凹不到場怎麼開館?他還是向醫生請了幾個小時假來了,手上滿是輸液的針眼。這是個多麼可愛的文人啊,這麼大的好事麵前,生點小病,還要請假!
穆濤請平凹老師跟朋友合影。平凹一邊順從,一邊對圍在他周邊的人嘟囔說,我住著院呢,發著燒呢,病著哩麼……像生了氣的孩子,有點不高興,但卻不拒絕與人合影。他的臉色不好,小病生得不輕啊。我趕緊結束了搶合影這湊熱鬧的事,也希望擠在身邊跟他合影的人,馬上散去,好讓他盡快休息。但沒有一個人離去,每個人都要跟他合影,他還是強作笑意地與人一一合了影。我有點心疼大師了,對擠的那人說,平凹老師很累了,讓他休息吧。他接我的話說,當賈平凹當然累了。我要是賈平凹,再累也願意!我說,我倆肯定成為不了“賈平凹”,也是無福享受這份累的。我們兩眼相對無語,都笑了。看來他也是個“賈迷”。
賈平凹當然是累的。“西安曲江賈平凹館”開在人山人海的景區門口,平凹老師住進這鬧市的館裏,會不會門庭若市?便擔心,如若那些走到大唐芙蓉園門口的好友、文友、官員和敬慕先生的人,想品他的茶,想看先生,想會朋友,想找他簽名、題字什麼的,敲門者絡繹不絕,那館可就真成鬧市了。也許賈平凹也怕變成鬧市的,便給自己寫了“靜中開花……”大字條幅,高掛書房,提醒自己,身在鬧市,要保持“靜”啊!一個文人,沒有靜,沒有心靜,哪能“筆下開花,對空數塵”呢。
平凹老師是奇才,政府雖給他在西安開了幾個館,他樂此不疲地做政府的“名片”,還能一本接一本地寫著大作品,想來他人在鬧市,心早已靜得如水了。這正是賈平凹的不凡之處啊。
但鬧市還是鬧市,心再靜也怕鬧。平凹雖是大師,更需要很多的安靜。便想,到大唐芙蓉園門口的朋友,盡量不要去敲“賈平凹館”的門吧,讓他多一點安靜,他正在構思和揮寫某部精彩的小說呢,打擾,會趕走他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