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送你一束七彩的光芒 1.《坐在車上看騎車人的事》
在大都市,怎麼出行方便,怎麼出行不累,怎麼趕路快捷,是步行,是騎車,是開車,是坐地鐵,是打車,是坐公交車還是坐專車,是大多人必須麵臨的問題。你想選擇步行、騎車、坐地鐵大多數人出行的方式,這是社會倡導的,也是大多數人選擇的生活方式。大多數人跟天天打車、開車、坐專車是無緣的,沒那麼多鈔票,也沒坐專車的地位待遇。盡管馬路越來越寬,盡管我們在馬路上看到滿街都是車,車滿為患,而在這個擁有幾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最優越的出行者,是坐專車、開小車的人,而又有多少人坐專車、開車出行呢?那是出行者的少數人,而就是城市的馬路修成廣場大道,開小車、坐專車的仍然也會是少數人。因而,任何一個城市,那些優越和舒服的出行者,永遠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始終會是這個人群中的“大多數”。我就是這個“大多數”人中的之一。這“少數人”與“大多數人”,看待對方是不同的。
我在這大都市裏是一個騎車行者,上班下班、出門辦事、逛街會友,除了大風天、雨雪天,如若不是夜晚和幾十公裏遠的地方,是以自行車代步的。我是個喜歡汽車的人,也喜歡開車,但我一直固執地認為,騎車的快樂和好處是很多的。很多時候,我能騎車,就不坐車。我經常從京西的玉泉路騎車到西單,騎到天安門,騎到豐台,騎到海澱中關村,騎到香山,還幾次騎到過東城朝陽門、建國門、和平門等連車單程跑起來都得近一小時的地方。騎車出行的好處也很多,節儉、健身、方便,基於減輕對城市汙染、交通擁擠等,北京越來越漂亮的街景給騎車帶來愉悅,在我看來,騎車人是對城市的一份貢獻。
路上騎車並看開車人,我非常討厭車,討厭開車的人,討厭馬路,討厭城市,因為滿街的車,不僅塞滿了大路,也塞滿了小路,連自行車道都跑起了汽車。讓人難以承受的是,自行車道上的車越來越多,騎車人得跟開車人搞馬路較量,不是自行車擠車,就是車擠自行車;不是車擋了自行車道,就是自行車擋了車的道,要不就是車和自行車相互搶道。當然車是鐵“包”人,是馬路上的強勢,騎車人的骨頭再硬,也硬不過鋼鐵做的車,自然是車把騎車人擠到了馬路邊緣,擠到了無路可走,擠到了人行道上。往往是,開車人煩騎車人,恨騎車人,罵騎車人;騎車人煩車、恨車、怕車。好在交通管理部門沒把車道擴張到人行道上,也沒人敢把車開到人行道上,否則騎車人和行人,那可真會無路可走,要走路也得提著“命”走路的。在這都市裏開車是能夠保證人身安全的事,反而騎車成了十分危險的事。
我常常騎在車上想這馬路上的事情,心裏很不是滋味。在這個大都市裏,騎車人真是出行的弱者。這麼美的城市,本來清新的空氣,本來幽靜的街巷,被車擠占了,被車的尾氣汙染了,被車破壞了。車,排放著有毒的尾氣,開車的人卻享受著車內被淨化的空氣;馬路上有汽車排放的有毒尾氣,還有被車卷起的髒物、塵灰。每天騎車的人,一定是騎了多長時間的路,就吸了多長時間的尾氣和塵灰。報紙上刊登醫學專家的話說,在這樣的環境下,騎自行車,得到了騎車運動的鍛煉,而卻受到了有毒空氣的更大傷害,得不償失。還有更嚴重的是,來自汽車對騎車人傷害危險是隨時的。開車的人,很容易欺負騎自行車的人,把車開到路邊緣,使騎自行車的人膽戰心驚;把車開到你前麵,使你無路可走;轉彎擠兌你,把你別到溝裏……就不能去深想了,如深想,一天也不願和不敢騎自行車了。看著開小車的、坐小車的,都不全是身份高貴的人,不是老弱病殘的人,大都是些身強力壯的人,甚至更多的是孩子輩的小年輕。他們開車是那樣的狂妄、放肆,對騎車的人哪怕是長輩,也不尊重。我就想,在這樣汙染,在這樣支持車不斷增長的城市裏,開車人在侵占不開車人的出行利益,也在傷害不開車人的利益。這對不開車的人是種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