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還有令我討厭的事,是“要吃”的。我是給它買了上等狗糧的,它很喜歡吃。但它卻毫不放過吃到東西的每次機會。就是我動嘴,它眼巴巴望著你吃,不給就朝你“汪汪”,我隻好吃什麼分點什麼給它。自從養上它,我每次進廚房,進餐廳,都成了我心裏不舒服的事情。每餐前,盡管我把它的美食放到了客廳它的食盒裏,但它是不吃的,它會緊跟你進餐廳,你坐椅子,它蹲地,但它眼睛盯著餐桌。它顯然在向你要桌上的東西。我把第一口吃的先給它,先讓它吃著,我再吃。不給它會叫,不連續給它也會叫,直到你離開餐廳,它才吃它的狗糧。它的這些行為,有點像叫化子的樣子。它的一大半精明,用在了與主人周旋能多給它點吃的上了。這讓我覺得,這狗是為吃而來到這世上的,它的某些可愛和高貴大打折扣。
這狗喜歡吃,且嘴饞。這使我在家吃東西總有牽掛,我逢吃必給它分享一份。給它一份倒沒關係,但它每次吃多了,會忘記去衛生間拉撒的習慣,隨地大小便起來,甚至把我的書房當成了衛生間。我埋怨狗,但家人卻埋怨我。他們說,狗隨便拉撒,絕對是喂多了。但燦燦是個吃不夠的狗,每次吃飯,我都經不起它的“磨”,每次吃飯成了我不得不給它,但給了又有隨便拉撒風險,我給它吃卻讓我緊張。
它在書房裏已拉撒過好幾次了,我輕微地教訓過它幾次,希望它記住,拉撒必須到衛生間,但隨便拉撒還是經常發生。有一次,連續三天早晨,我在書房發現了它的拉撒,我氣壞了,一怒之下,連踢它幾腳,嚇得它縮成了一團。肯定是踢得太重了,它的後腿被我踢傷了。它爬到窩裏,三天不吃東西,隻是出來喝口水,就一直躺著,任憑你拿什麼香肉誘惑它,叫都叫不出來。後來,它偶爾出來吃點食,就接著睡去了,即便離開窩,也不緊跟著我,即使我在餐廳吃飯,它也不進來了。就這樣,它在窩裏躺了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它像是在養傷,更像是在反思自己。
它確實對自己做了幾番反思,而且在我看來是脫胎換骨式的。之後,它雖然沒有改掉嘴饞、好吃的習慣,但與人相處一改過去的黏糊,保持了距離。你要抱它,它不拒絕,但它不再上沙發,不再緊跟著人後麵,不再主動與人靠近,不再磨要食物,從此與人保持了一定的分寸、警惕。而且警惕是在你叫它,它對你察言觀色之後,才確定它跟你過不過來,跟你親近不親近,讓你抱與不抱。這個分寸、距離、警惕感,它把握得竟然很自然,也就是說與人不遠不近、不生不熟、不親不熱。我想,這條狗,已想出了與人怎麼相處才能不受傷害的道理的,它是有智慧的。它學會了怎麼做狗。
對於燦燦與人相處的變化,起初我是不以為然的,我以為這是它一時受到傷害和驚嚇造成的緣故,不相信一條狗真會想明白怎麼與人相處的道理,真的學會了怎麼做狗?擔心它要不了一段時間,準會回到原樣裏去。可是我的認為錯了,快一年過去了,它那與人相處的分寸、距離、警惕性,一點也沒有改變。我希望它偷偷上沙發,希望跳到了床上,希望緊跟我的腳跟,希望我坐哪它緊緊挨著我坐哪……但它不,你同它玩,它會熱情地跟你玩;你要抱它,它稍作猶豫,但不會拒絕;你不理它,它會自己玩自己的;你帶它上哪裏,它瘋狂般地興奮;你把它鎖在家裏,它不叫不鬧;你吃飯不給它,它不叫不鬧;你不胡亂喂它,它不會亂拉撒……唯有“磨”吃、嘴饞這一點,它沒改,且胃口特別好,給吃多少都似乎餓著,吃什麼都沒有鬧過肚子。它越來越健康,從不生病,這倒讓我對它的“磨”吃,有了理解。人都貪吃、嘴饞,何況是動物呢。它成了挑不出毛病的狗,在行為舉止,與人相處上;它成了條睿智的狗,討人喜歡的狗。
它從挫折中明白過來,而且把做狗的姿態轉變得與人親近適度,把握得如此之好,我感到我得向它學習。我承認,我有些地方沒這條狗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