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曆經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人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解決了溫飽的億萬中國人民在物質生活方麵已經不滿足於吃飽吃好,而是正在追求更高的目標,那就是如何才能吃得衛生、吃得安全,吃出安全、吃出健康、吃出快樂。

要真正達此目標,僅靠傳統的飲食習慣和飲食行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用科學的理念、態度和方法來改造傳統的不良飲食行為和習慣。

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從遠古單純的食物采集者成為現代的食物改造者。現代人類無論是從食物的種類到食物的烹調方法,都是過去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就像有太陽就有陰影一樣,食物的豐富和加工方法的進步帶給人類的並不都是快樂,我們生活中某些飲食行為的不正確反而影響了我們的健康。飲食行為是指在食物原料的選擇、加工、烹調方法、進食行為等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習慣,它受進食環境、經濟狀況、行為能力、發育狀況、教育和知識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近年來在物質利益驅動下的商業炒作,加之社會上某些不負責任的誤導宣傳,致使不少民眾在飲食行為方麵莫衷一是,無可適從,甚至從一個誤區陷入另一個誤區,長此以往將對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

擺在我麵前的這本《飲食行為與健康》是幫助讀者樹立科學的飲食行為理念,摒棄錯誤的飲食習慣和方法,走出飲食誤區的好書。作者是一位年輕但有長期臨床營養工作經驗的營養工作者,他細心收集了日常生活中正確和不正確的飲食習慣,並應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這些行為進行了分析、甄別,然後一一列出,呈獻給大家。全書內容充實,敘述清楚,把正確和不正確的同時列出,把握飲食行為的整體性及其各個側麵,便於讀者查閱、參考,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

把人們的飲食行為提升到大眾健康的高度來認識,並將二者聯係起來分析論述,引導人們理解感悟科學的飲食行為對健康的極端重要性,不失為本書的一個亮點。

盛世養生。目前,養生熱在我國如火如荼,廣大民眾主動研究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獲得健康長壽以享天年的理論和方法。我想朋友們不妨一讀此書,相信讀者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清楚自己飲食習慣的正確與否,改變不正確的,堅持正確的,長期以往,養成習慣,就會對健康帶來莫大的好處。

王楓

2009年2月於西安第四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