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附錄一:記兩廣“六一事變”未曾公開的一段內幕——我說服蔣介石先生化解一場內戰危機的經過
劉廷芳
在人生的長河裏,每個人總是要經曆許許多多的事情。時光流逝,往事紛紜,不少事已成為過眼煙雲,記憶不清了。然而,有一件事卻常常縈繞在我的心頭,那雖然是近六十年前的事了,但至今總是難以忘懷,它仿佛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
湖南故鄉初晤蔣介石伉儷
那是一九三一年初(民國廿年)的春天,蔣介石先生到湖南視察,住在省政府主席何鍵家裏。一天傍晚,蔣先生與何鍵先生在陽台上觀賞夜景,蔣先生指著不遠處的一座燭光閃爍的建築物說:“那是什麼地方?”
何先生答道:“是湖南省銀行。”
蔣先生聽了頷首笑問:“你們湖南省以前有銀行嗎?”
何先生答:“沒有。”
蔣先生一聽此言,興致甚濃地問:“這個銀行是誰辦的?”
何先生說:“是個留美學生劉廷芳創辦的。”
蔣先生轉身又指著另一座樓問道:“那是什麼地方?”
何先生說:“那是湖南省國貨陳列館。”
“什麼?”蔣先生加重語氣地說,“湖南還有個國貨陳列館?是省辦的嗎?”
“是,”何先生點點頭,“那也是劉廷芳主持創辦的。”
“啊!”蔣介石望著那兩座建築物很有些感觸。
第二天,蔣先生便派了他的副官通知我去見他。沒想到我一到何先生家,何先生的臉色都變了。因為蔣先生住在他家裏,他時刻都要保證蔣先生的安全,惟恐有疏忽。當我告訴何先生是蔣先生叫我來見他時,何先生就立即陪同我進了內廳。
蔣先生問我為什麼要辦這兩件事。我告訴他:我是一九二六年(民國十五年)自美返國後,在魯滌平任省政府主席時主持湖南省建設計劃委員會至今。後來,親眼目睹日貨大量湧,衝擊國內市場,而湖南的財政金融管理又十分混亂,經濟凋敝衰敗,百姓怨聲載道。湖南省銀行成立之後,扭轉金融管理上的混亂局麵,市場經濟得以調整。國貨陳列館陳列了從全國各地征集來的物產,數量達幾十萬件之多,這對抵製日貨無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另外,我還準備籌辦一個國際貿易處,這樣連同國貨陳列館、國貨展覽會一起共有三個“國”字。有人就說我劉廷芳是“三國主義”但有的人卻譏諷我完全是空談。
蔣先生聽到這裏不禁笑了起來,他見我年少氣盛、血氣方剛,便緊接著問道:“你做了這三件事之後,還有那些打算呢?”我說:
“我非常想改變國家礦產瀕於衰敗的狀況,我們國家的礦物資源非常豐富,有色金屬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的銻的儲藏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五,江西等省的鎢砂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六十,雲南的錫占的全世界的一半。可是這些資源都未得到充分利用,礦業管理一盤散沙,任洋商操縱,以致礦山停采、煉廠停爐、工人失業、經濟破產。我主張礦業國有,但是土豪劣紳、貪官汙吏舊勢力太大,無法達到目的。在此之前,孔祥熙、宋子文等先生都曾力圖挽救這種局麵,但均未成功。”
蔣先生聽了我的話連連點頭,我的話引起蔣先生極大注意,說:“你去做,我作你的後盾。”
第二天,我邀請蔣先生和夫人宋美齡女士到我家看蘭花,因為我家的蘭花是瀏陽的素心蘭,清新而高雅(當時孫中山總理陵園、蔣介石先生家裏和宋慶齡先生家裏都放有我送的素心蘭)。看完蘭花後,就邀請他們聚餐。席間,談到湖南礦業的發展,蔣先生談笑風生,興致勃勃。當時我們曾合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紀念。
礦業救國獲蔣氏器重
約兩星期後,我又接到蔣先生從漢口打來的電報,電文大意是:“立即來漢口,麵談一切。”我遵蔣先生之囑到了漢口,他下令將全國的銻、鎢、錫管理起來。(從此,開始了對中國礦業的統一管理。)蔣先生還立即寫了一封親筆信,將我介紹給蔣委員長行署秘書長楊永泰,要我親自交給他。
由於蔣介石先生以及何鍵先生的竭力支持,在我與錢昌照先生奮力合作下,經過多方努力,於是成立了一個管理機構,開始了在中國的管理。這個機構隸屬於軍事委員會國防設計委員會。考慮到保密的原因,對外的名稱是“三元巷二號密”。後來改名為參謀本部資源委員會。為了實際工作方便,又改名為行政院資源委員會。從此,全國的工礦事業機構不斷成立。終於首先使湖南的礦業生產有了很大的改觀,而那些土豪劣紳頑固勢力卻指責我把湖南的銀山(錫礦山)陰謀獻給中央,甚至還有人對我進行誹謗恐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