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普通話文化是一種優勢文化,但一個沒有方言的城市是不容易解讀的,也是沒有趣味的。可以這樣說,是濟南人的性格決定了濟南話的硬度,是悠久的濟南文化滋潤了濟南話生動多樣的表現力。
濟南人沒有崢嶸的頭角也不算時髦風流,但濟南人並不平板,濟南人有挺直的脊梁,有厚實的腰板,有勤勞的雙手,有憨直的笑臉,有智慧的頭腦……濟南人的神韻不在眉目之間,不在話語之中,不在於一些細小的特征,而在於其背景中透出的厚重的曆史感,在於蘊含在其文化中的味道。
濟南人有濃厚的曆史,獨特的文明,樸實的民風,奉獻的精神!還有更多……如果說華夏文明是一株大樹,濟南文化就是深植於中華大地的一條虯根。濟南人不會忘記遠古時代就以龍山文化著稱於世,濟南人更不會忘記他們常以小腳趾是否有層鱗狀趾甲來判斷他們是否同出一脈。
城市就像一個人,有自身的形象和內涵。而具有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的城市,無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一位學者說過,一個城市隻有保持它所固有的特色,在曆史和文化的傳承上不斷塑造和美化自己,才會具有真正的魅力。隻有當城市和城市當中的人處於一種水乳交融的狀態時,城市的個性魅力才得以發揮並且光芒四射。
2.濟南男人是絕美的老棉襖
統計數字說,中國的結婚率正打著滾兒下跌,而離婚率卻節節攀升,於是乎,那支叫作《到哪裏找那麼好的人》的歌兒成為經典。說起來其實也不難找,中國,濟南,便大大的有。
濟南男人的不剽悍並不意味著濟南男人做“住家男人”吃“軟飯”,這樣說不如當場殺了他。濟南男人以為他們生來就是為女人遮風擋陽的黃鬆,寧願於紛繁蕪雜的工作、應酬中拚命擠出足夠的時間以牽顧家小。他們的夢想是進則縱橫四海,退則溫情慈悲。他們肯定有點累,可是他們微笑著。
據說一個男人對一位女子最大的讚美便是向她求婚,而由於種種原因,這樣的讚美已愈來愈少。男人請女人吃飯、泡吧,給她講甜言蜜語、給她買靚衣華飾、邀她上床,可就是不肯向她求婚。但在濟南你不用發愁,如果一個男人對你說“愛你”,那麼你不嫁他都不成。他天天送花日日接送拚命掙錢外帶上其“心目中的丈母娘”家玩命幹活,吾心感天動地叩開你的心扉。是的,這些伎倆非常老土,可你居然就嫁給他了!
結了婚的濟南男人一般就不太送花了,偶爾有開了竅的丈夫在周末大觀園過街天橋的花攤上買把“1元1枝”的紅玫瑰,會逗出女人含淚帶笑的尖叫,可他們就是傻嗬嗬地不買一打5元1枝的玫瑰,為什麼不將這60元請太太下了小館兒呢?濟南男人就這麼夯地樣實在。他們小胡同趕豬般直來直去地做男人,說的比做的少,做的比說的多。
都說當代男人的“最怕”是“陪女人逛街”,可在濟南的大街上,跟在女人屁股後頭大包小袋、參衣謀飾的是濟南男人。並非濟南男人不怕逛街,他們的文化素養是很高的,街邊菜攤上婦人的老公也知道“曆下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沒辦法,誰讓咱跟孔夫子是老鄉?外加山東大漢的七尺身量、環眉豹眼,濟南男人就非常耐看,很少有皺巴巴長不開的。
濟南男人從來不是嬌貴的裘皮大衣,他們隻是中國人穿了5000年的老棉襖而已。然而現在想想,相對於昂貴而需到幹洗店保養的真皮外套、羊絨大衣,人們可能更喜歡一件柔暖厚實的老棉襖,埋進頭去,會嗅到一股天長地久的太陽香氣。
3.暗香襲人的濟南女人
濟南女人決不會為了一套晚禮服一個月不吃肉,那種奢侈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她們的美是這樣打造的,在一件端莊的大衣領口別一枚奇異的胸針,或者係一條顏色靚麗的絲巾,嫵媚像風吹著淺淺的菊花流露出來。
如果按地域色彩劃分,青島女人應與上海女人屬於一個色係:熱烈奔放的大紅大綠兼黑色冷豔,含有一股子時尚前衛的重金屬味道;而濟南女人與北京女人同屬於一個色係:淡淡的紫與溫潤的綠,靜靜地散發著安雅與嫻淑。
濟南女人,最能打動你的就是一種暗香襲人的秀雅,她們生在泉城長在泉城讀書在泉城然後工作在泉城,就像從未離開柵欄的羊羔,因為從未體驗到漂泊在陌生地的顛沛流離感,她們身上生成了一種大氣安然的神態。
女人是都市中最直觀的風景和文化氛圍。都市因其女人的存在而使得生活有了生動的意味。
濟南女人就是都市畫麵中一道耐看的風景。
濟南的女人因其巨大的責任感,永遠據守著這個既有北國江南煙雅端麗的風韻,又有江北女人豪爽真摯的熱情。
她們不像上海女人的精明,也不像廣州女人的時常用一些情調來點綴自己的生活。濟南女人的戀情一般都比較多地考慮今後的生活,對那些富有情調的現代派的做法和意識也不會產生太多的情趣。
濟南的女人,不是豔麗的春花和火熱的夏藤,沒有藤蘿的糾纏和依附的寄生的厭倦,而是北方曆經冬天的嚴寒,經過春天的爛漫和夏季惹人眼花的不知所措之後成熟的維係生命的小麥花,她們的存在就是一道耐看的風景。
在人群中,在擁擠的公車上,你很好分辨哪些是外來的女人,哪些是濟南女人,她們安靜祥和,不急不躁,有一種小家碧玉溫秀的美。但是從她們靜靜的目光中,不經意中會流露出一種落寞,就像從靜泉表麵慢慢騰起的水氳,在濟南灰暗的天空下毫無目的地蒸發,如同那些稀有的晴天,帶著明亮的哀愁。
有人說,娶一個美麗的濟南女人白頭到老是有福的。因為她堅忍,良淑,會持家過日子,吉卜賽女人身上的頑劣與滿世界流浪的愛好在她們身上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喜歡女友“野蠻”的男子最好的選擇是娶一個濟南美女做老婆。
但濟南的女人不是把自己塑成丈夫的“金絲雀”,用小鳥依人的樣子來征得一份同情、一份愛憐;濟南女人因其和城市周邊地區有著太多聯係的緣故而更具有農家勤儉持家的傳統,她們把所有能夠給予家庭的愛和對工作的熱情,都極大地濃縮成屬於自己的責任,而在自己的一生中很少有自己的享受。被社會、家庭、單位的忙碌和生活的繁瑣與忙碌交織成的雖平淡,但永遠有生活亮色和過著有奔頭的感覺,會在不知不覺中貫穿濟南女人的一生。
濟南的女人是濟南的街巷中永遠走動的一抹綠色。濟南的女人雖沒有南方女人的嫵媚,但永遠洋溢著利索和爽朗的聰慧,並兼有南方女人的精細和塞外女人的豪情。濟南的女人是過慣苦日子的女人,沒有享受,也從不需要安逸的閑適。
濟南女人她所創造的是一種實在的意境。
濟南的女人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孩子、丈夫的日常起居和生活的質量,而很少顧及自己的愛好和少女時代的夢想。濟南的女人對於生活從來不做非分之想,往往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隱藏得很深,不輕易地放縱自己的情感,因為太多的社會角色所要求於她的內容很多,即使是輝煌的女性和最平庸的女人之間也是可以對話的。
濟南女人對生活的愛往往表現在她們過日子的藝術上,在生活最艱辛的時候也從不把這種憂思讓家人和自己的兄弟姊妹分擔,在生活的日曆上她們往往忘記自己的生日,她們往往以極大的熱情來招待丈夫的朋友、關心家人、關心公婆、疼愛母親,但沒有對自己沒有享受的位置而懊悔。
濟南女人不善於用詞語表達古老的情話,而是把愛意深深地藏匿起來,把自己的付出看得極其自然,對自己得到的寵愛常常不知所措。濟南的女人有時追求時髦也有不得要領的時候,但是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都能表現得比較坦然。
濟南女人因為太多地受到齊魯文化的熏陶,和太多的文化積澱的影響,深明大義者比比皆是。因為太多的生活的重負和與農村有著太密切聯係的緣故,都市的小市民的計較與農家的純樸同時並存。極大的適應能力使得她們把生活的內容看得很重,而對生活的質量關注不夠。
也許過多地關注家庭、孩子、丈夫,因而出類拔萃的女人總是得到同齡人更多的妒忌;也許因為更多的女人生活得太實際,因而當這個世界需要女性也要同時放飛時,麵對遼闊的世界感情放飛和顯現智慧時,也是顯得如此顧戀丈夫和家庭。濟南女人不像那些國際大都市的女人有太多的應酬,善於周旋於各色人物中間,她們更多的是把自己的樂趣和生活的信念建立在相夫教子上麵。她們比其他地方的女人更能褒貶別人,她們覺得女人為家庭犧牲是做女人的美德,她們也最鄙視那些能同甘苦而不能共同享受生活甜蜜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