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骨感之“罪”
重慶十個美女九個瘦,骨感就是性感。
其實重慶不是個減肥藥的熱銷城市,大多數重慶美女也不愛運動,除了遊泳這樣可以展示身材的活動以外,她們並不讚成出汗。
但重慶美女愛逛街,踩著五六厘米的高跟鞋移動作戰,真正久經考驗的重慶美女就能堅持下來。重慶地勢陡峭,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上坡下坡,所以重慶美女多半腿形纖長線條優美。
地道的重慶美女嗜辣如命,辣椒可以幫助脂肪燃燒,所以重慶的美女都不胖,飽口福之餘還能維持窈窕的身材,讓外地美女們羨慕不已。
第三條:寬心之“罪”
重慶美女是活得最沒有憂患意識的一個女性群體。
重慶經濟繁榮物產豐富,人民習慣了生活隨意自由,作為寵兒的美女們當然更加悠閑滋潤。
比起北京女人來,重慶美女不必擔憂每年春季的沙塵暴和永無休止的補水與美白。重慶地下處處都有溫泉水,具有天然保濕功能,兩江交彙又常常蒸騰出大量的水蒸汽,重慶濕潤得在空氣中都可以遊泳,這一點是北京女人所難以體會的。
比起上海女人來,重慶美女既不必辛苦地節食以滿足滬上傳統審美,又不必苦修學問來匹配貴族化的身份,重慶人觀點豁達,處世溫和,把生活的快樂安寧看得比榮譽名利重要。
所以重慶美女一直清閑自在。
第四條:女權之“罪”
重慶是個女權意識極其張揚的城市,男人們喜歡拿女人說事兒,提到家鄉的美女都是一臉驕傲。
重慶美女的女權表現在她很少給不喜歡的男人獻殷勤的機會,她會與他們AA分賬,堅持自己的觀點,任何事情都自己拿主意。在重慶的各個行業裏,美女們都是主力軍,自己能解決的事情從不假手男人,在家裏她們也絕對堅持“淑女遠庖廚”。
當然,如果她喜歡上一個人,她就會千方百計地麻煩他依賴他,開始虛心接納意見,常常展現出溫柔。並且她開始洗手做羹湯。
第五條:中性之“罪”
重慶美女常常會讓有意追求的男人沒地方下手,因為她們表現得太中性了。
江湖裏打滾長大的重慶美女們,初見不久就會和你兄弟相稱,把你納入喝酒吃肉的行列,如果她不先喜歡上你,想換個身份真是難上加難。她們恰到好處的迷糊使你百般暗示都不得其法,當你正要單刀直入向她表白的時候,她會搶先無比真誠地告訴你你是她今生最好的哥們兒。
其實你的心思早看在聰慧的重慶美女眼裏,所以她永遠會搶先一步,並且那句話也的確是她的肺腑之言。
許多支撐良久的幸存者就是在這裏崩潰倒下的。
第六條:大膽之“罪”
重慶美女性格直率,作風大膽,在國內也是出名的。
重慶十九怪裏說她們裙子短得像腰帶,重慶美女們趕時髦不計血本,流行什麼穿什麼,沒有她們不敢穿上街的衣服。
重慶設置第一個女性蹦極的時候,下重金獎勵第一個蹦極的女人,廣告剛發布應征者就踏破了門檻,年齡從十八歲到五十多歲,把舉辦者搞得十分尷尬。
重慶是個盛行女追男的城市,美女們紛紛說喜歡主動追求自己看中的男人,而不想處在等待被挑選的位置。
重慶美女如果愛上一個人,恐怕真會不擇手段。
第七條:貪吃之“罪”
重慶美女愛美食,而且多半是川菜體係的忠實膜拜者,異體係的菜式很難長時間滿足她們的胃口。
每到春節,流落世界各地的美女們回到家鄉,紛紛露出本來麵目,張牙舞爪地撲向各種本地小吃。重慶任何一家餐館裏都可以看見開懷大嚼的重慶美女,她們從不擔心形象問題,一看見美食就目光炯炯。
男人在這個時候,常常希望自己能變作一隻鹵雞腿。
在重慶許多男人學廚師,因為據說要征服重慶美女的心,你首先得征服她的胃。
另外,跟與重慶女人打交道,講究五戒:
酒量不自信的男人,最好別跟重慶女孩較酒,假如她輸了,自然會豪爽地一飲為快。可是她贏了,你卻不爽快,當心她把酒從你頭上澆下去。
重慶女人因人美齒鋒,在家裏有了對男人吆三喝四的資本,但在場麵上她們卻懂得給自己的男人留足麵子。因此,在重慶夫婦麵前,你若怠慢了那位老公,他的老婆便會跟你有了過節。
與重慶女孩約會,你千萬別說得太多。重慶妹子的小嘴天生好像機關槍,一梭子一梭子的,你倘若把她憋回去了,約會肯定就沒了下次。
重慶女孩有令人跌倒的美麗,因而被嬌寵慣了,她們喜歡聽男人的奉承話,對於奉承話的鑒賞力也最高,你的讚美如果不切合實際,張口就來,隻能是送上好話還要遭白眼。
重慶女人心思細密,美麗可人的外表下有一顆時時在琢磨你的心,你一定要給她留下用心琢磨你的時間和樂趣。如果一開始就說自己多麼盼望和她在一起,她就會覺得你沒有“味道”,棄你而去。
這就是重慶女人,野蠻裏帶著溫柔的重慶女人。
5.重慶人VS成都人
前幾年,當重慶掛牌成為我國第四個直轄市,不再隸屬於四川省的時候,有文人朋友歎道,理應如此,早該如此了——此話並非基於行政管轄利弊、地方經濟發展的考慮,而純粹出於一種人文視角:成都、重慶確實太不一致了,自古巴蜀就是兩種不同的文化。
在重慶和成都都屬四川省兩大重要都市時,世界上很少有兩座城市像這兩大城市那樣,給我們呈現出如此奇特的麵貌:它們同屬一個地域,同是一個行政區域僅有的兩大城市,相隔也不過幾百公裏,但兩座城市的脾氣血性卻是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說氣候,重慶濕熱難耐成都涼爽宜人;說地形,重慶山高路不平,成都一馬平川;說人的性格,重慶人火爆耿直,成都人細致綿軟;就連飲茶也相反,重慶人喝的是濃烈苦澀的沱茶,成都人卻喜歡喝芬芳襲人的花茶。
重慶男人帶著與成都男人截然不同的氣質走進人們的視線。他們之不同如同油與水的不同,重慶男人是油,拒絕融解,有它的堅硬、粗糙與直爽,一是一,二是二,絕不“拉稀擺帶”。而成都男人是水,水四處流淌,溫柔而易動。
成都男人與重慶男人常常互相敵視,貶低。成都男人瞧不起重慶男人的粗魯,動輒亮出拳頭,把人打得“吱吱”有聲。而重慶男人瞧不起成都男人說話帶的尾音軟綿綿,膩膩歪歪,做事也拖拖遝遝,一點也不像個真正的男人。兩地男人互相誹謗,都以為自己才是最優越的。
其實,這種敵視最早該來自於經濟原因。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前,一直和成都並列為四川省最大的城市。成都重商業,生活質量;重慶重工業,生活速度。成都地處盆地,講究安適,有些小富即安的架勢;而重慶地處長江之中,朝天門碼頭往下遊而開,頗有氣勢地對準了外麵經濟發達的世界。地理因素往往形成一個地域人的心理及行為特征。重慶男人以為自己更像真正的男人,努力賺錢,努力炒股,在女人麵前是大男人。而成都男人則以為自己懂得享受生活,體貼女人。雙方各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
重慶男人說話橫衝直撞,話裏沒有半分轉彎抹角,直來直去,不留一分餘地。川西口音,硬梆梆的,更像男人。重慶男人火爆得一如他們的火鍋,暑熱的天裏,仍然汗流浹背地吃紅通通、油汪汪的火鍋。重慶男人不似成都男人那般會吃盡百般滋味,他們隻吃火鍋,待客之道,大多就是火鍋。
說明兩城人不同性格,較為典型的例子可舉兩城公共汽車上的景觀。
早年重慶的公共汽車擁擠全國有名,車上的售票員卻有本事在密密麻麻的人擠人中打開一條血路,挨個拍著肩膀售票。尤其重要的是:甭管多擠你休想逃票,不買票不行,少買了二站地也不行:“兩路口到了,你下,還有你倆……什麼?不下?補票!”滿滿一車人,擠得鼻子眼睛都沒有了,竟然還分得清誰少買了幾分一毛的票!也有拍錯了肩膀的時候,人家是買了票的。也不道歉,兩眼空空地走了過去,其理直氣壯的心理基礎是“寧可錯殺三千,不肯放過一個。”
成都的公共汽車卻是另一番風光。成都地處四川盆地之底部,川西平原一馬平川,交通工具以自行車為主。公共汽車比重慶寬鬆許多。但即便如此,早年成都售票員極少下座售票,大都懶洋洋地趴在窗口,一副管你愛買不買的神態。由於自己不下座售票就不能底氣十足地查票,也懶得查,任乘客來去自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這似乎不能全用懶散不負責來解釋了。同樣麵對工作辛苦、地位不高的現實,成都售票員是以一種平民似的傲慢來平衡心理:“老子不愛侍候你。”重慶售票員獲得心理平衡的手段卻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上了我的車就得服我管。
將此歸結於兩座城市有著相反的脾氣性格,進一步擬人化的說法是:有著兩種不同的生命形態。生命確實有外張和內斂兩種形式,這裏沒有好壞高低之別。
比如說梅蘭芳偏柔少剛,力度斂於內心,十分無奈時便采取“蓄須明誌”的態度;而聞一多呢,則必須是怒目金剛式的拍案而起。說明在傑出人物那裏,無論外張還是內斂,都可以表現為不同的人格力量。
這個道理也要閱世稍久才能從生活中悟出。人太年輕的時候,一顆心總是向上的、奮進的,與重慶這個城市特有的熱烈張揚的氛圍總是合拍的。所以重慶也特別容易孕生出少年氣盛、滿懷壯誌。而成都卻閑適平靜,一心一意過小日子,全城處處洋溢著淡淡的肥皂氣息。
6.一個外地大學生眼中的重慶
一個外地大學生是這樣描述重慶的:
我在電話裏對媽媽說:重慶出太陽了!媽媽說:青島每天都有太陽啊!
我來重慶讀書已經三個月了,這裏的晴天不過一兩周。大多時候,天總是多雲,像下雨前的樣子,空氣能擠出水來。溫潤的空氣,養育了姣美的渝妹子;渝民必須多吃辣子,辣子養育了不饒人的“辣妹子”。
辣妹子真俊!跟我們山東人不一樣,她們大多個頭小,眼睛大,皮膚白皙,說起話來聲調高,語速快。“渝漢子”就遜色多了,他們沒有山東大漢的魁梧與豪爽。
重慶人很會賺錢。這裏的景點多,有夜景觀光塔“南山一棵樹”,有兩江(嘉陵江和長江)的彙流處“朝天門碼頭”,有劉少奇親筆題字的“重慶人民解放碑”,有古街“瓷器口”,有“紅岩魂”烈士博物館,有“大足石刻”的佛像群,有“縉雲山”……說實話,“縉雲山”同青島的嶗山相比,九牛一毛,但重慶人有意挖掘了許多景點:“相思崖”、“香爐峰”、“獅子峰”、“佛光岩”、“海螺洞”……據說,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巴山夜雨漲秋時”的“巴山”就指此山。“南山一棵樹”是重慶眾多夜景觀光塔之一,它建在南山上,標誌物是一棵大樹。遊客們要來俯瞰山城夜景,就得留宿南山,吃在南山上,住在南山上,旅遊支出自然多了不少。
山城多山,像前麵提到的“縉雲山”、“南山”,山山有“農家樂”。這是當地居民開設的簡易旅館,遊客們可以在山上過夜,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山山有特色菜,“南山”上的“泉水雞”就很有名堂。
“棒棒”大概是重慶特有的,其實就是指“挑夫”。他們手裏拿著一根粗竹棒,竹棒兩頭係有繩子。隻要付出三五塊錢,他就可以幫你挑東西。他們年紀大多在四十歲上下,常常聚在商場、菜場或學校門口等活兒。我買電腦時,電腦公司還找了兩個“棒棒”,他們負責裝貨、卸貨,公司隻管運貨。
渝話很脆很甜。飾品店的小姐們齊刷刷地喊著“歡迎光臨”,尾音拖得很長,音調很平,辣妹子的嬌媚全溶在裏麵了。重慶人喊生意人“老板兒”。店老板見到女孩子會叫“小妹兒”,她誇你選的東西“好乖”。即使你把她店裏的每件衣服都試過了,卻什麼也不買,她還會說:下次再來看看吧。第一次遭遇這種場景,我還是蠻擔心的,我怕她會像青島的老板兒那樣罵我。她越是這樣,我越惦記著她的小店。
山城最多最好的電台節目是音樂節目。我所處的北碚區,街道上就有廣播喇叭,它們隱藏在路燈柱頂,一到傍晚,整條街上都是北碚電台的音樂廣播。
重慶的居民樓很高,有的有十二三層高;幾乎每戶都有防曬篷,顏色大多是藍色或綠色的。重慶坡地多,一棟樓往往很難辨清是幾層。從左邊看,是三層;到右邊看,可能就是四層了。它被上坡路遮蓋了。這不同於青島人所說“地下室”,因為從另一條路看來,它確實是建在路麵上的。樓中間有時會有一條通道,人們可以從樓裏轉到另一條路,這條路與三四層樓的高度齊平。
山城的樹很高。單看葉子的顏色,人們是感覺不到季節的變化的。秋天樹葉黃得太慢,而且葉片小,不像青島的秋天,大片大片的法國梧桐葉,灑在地上,踩上去喳喳作響,很有秋意的。
據說,先前的重慶人是沒有這麼俊俏的。他們腿短屁股大,適於走山路。自南宋都城南遷以後,重慶的人種才漸漸改良起來。上世紀30年代,這裏是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她的文化隨之更加興盛了。
重慶的太陽升起的比北方晚,人們一天的生活自然開始的比北方晚,結束的比北方遲。晚上七八點鍾,人們好像約好了一樣,湧到街上來:購物、散步、跳舞……每周末,北碚廣場上還會有大型文藝演出。
山城人很有口福,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小吃。火鍋自不必說,“鍋粑洋芋”、“酸辣粉”、“幹鍋魚(或者雞、鴨)”、“臘肉”、“豆幹”、“串串香”、“炒年糕”……這些日子,商場裏還掛起了“烤乳豬”。重慶人有好吃的,大家一起享用。走在大街上,不論美眉,還是阿姨,小孩還是老人,都會買上點兒可口的,邊走邊吃。剛開始我頗不習慣,感覺有違淑女風範,漸漸的也就入鄉隨俗了。每次從食堂打飯回宿舍,在路上,我會邊走邊吃,感覺分外的香。
我喜歡重慶。
重慶山多樹高;青島有大海,有嶗山;重慶是精致的,靜止的;青島是奔放的,靈動的;我,一個青島的姑娘,有幸來到這裏,集山城的靈秀、魯人的豪氣於一身,我是有福的!
郵回家幾張照片,媽媽說,我白了,人漂亮了。
這大概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