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香格裏拉的價值所在。
懷著對神秘遙遠、耐人尋味、夢幻已久的香格裏拉的向往,項從德攜大家到了迪慶。
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轄香格裏拉縣、德欽縣、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有29個鄉鎮,34萬人口,世居13個民族。迪慶州境屬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處滇、川、藏三省接合部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核心區。境內三山挾兩江:即梅裏雪山山脈、雲嶺雪山山脈、中甸雪山山脈,有瀾滄江、金沙江自北而南貫穿全境。境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11座,全州平均海拔為3380米。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迪慶神秘而美麗的自然風光。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首次描述在中國西南發現香格裏拉(意為世外桃源)勝境,在世界引起轟動。1995年6月,一位新加坡人到迪慶時,看到聖潔的雪山、迷人的湖泊、神奇的峽穀、廣袤的草地……所到之地,無處不成景,無處不詩意,他驚呆了——這不是夢寐以求的人間仙境——香格裏拉嗎?香格裏拉熱從此悄然興起。
客車很快駛進山路。沿途山坳的陡坡上,散落著藏族的村落,山坡下就是金沙江的河灣,車隨山勢,逆流北上。山體崎嶇陡峭,山路曲折彎彎,車子忽上忽下……
到了德欽縣城,天色已晚。晚霞中,連綿的雪山山峰透過雲層,閃耀著銀白色的光。導遊以及捧著青稞酒和哈達的藏族小姑娘,用他們的最高禮節迎接了他們。這裏海拔3400米,雖然比香格裏拉縣略高,但大家的氣色都有所好轉。吃著犛牛肉、炒青稞、炸奶渣,喝著酥油茶,聽著藏族小夥子自彈自唱充滿滇藏元素的祝酒歌,大家的情緒隨之高漲……
第二天,晨曦初露,遊人不多,群山環繞中的飛來寺觀景台顯得十分安靜。大家做好準備,隻等天光頓開,雪山展露真容。可是,雲霧一直在飄蕩,雪山峰頂若隱若現。
梅裏雪山其實是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雪山群體,突出的主峰有13座,俗稱“太子十三峰”。佼佼立於群峰之上的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一直是無人登頂的處女峰。
“金字塔形的山峰逐漸裸露出蒼白的輪廓,起初是灰色,逐漸變為銀色,當太陽的第一抹光芒漸次滑過,頂峰又淡抹一樣鍍上胭脂似的粉色。”我們隻能從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裏感受梅裏雪山那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既神聖又神秘的氣質神韻。
站在近4300米的高度,腳踏塵絲不染的冰雪,眺望白雲簇擁下的紮拉雀尼峰,立刻產生一種異樣的感覺。那種天荒地老的空寂,與世隔絕的美麗,高寒冷峻的孤獨,雲霧繚繞的神秘,一起向你襲來,讓你不知所措,甚至無可奈何。隻有立於大地的高處,才能體驗人類的渺小和軟弱,才能感受自然的偉大與神聖,才會為生存在大地的懷抱中而感到溫暖。於是,下得山來的他們,心中充滿了感激,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當地人早已攏起兩堆篝火,用樹枝串起大塊的肉,在火堆上吱吱地烤著。拿過一塊黑糊糊的烤肉,抹一層通紅的辣椒醬,就著青稞餅,坐在草地上吃起來。遠離城市的喧囂和餐桌上精細的食物,麵對空曠的原野,千年繁茂的植物,傾聽鳥叫,飲清泉水,那種感覺真的如同走進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