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天路
咱們中國有句古訓叫做“才、學、膽、識,膽為先。”
原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心裏念、在人裏瘋、在夢裏夢、在圖紙上畫,不過是動了心、轉了念、提了膽。
那曾經是一個夢
或是一個大膽的夢想
把一條用鋼鐵鑄成的天路
穿越戈壁昆侖
飛架深穀天塹
像虹一樣
鐫刻在雪域高原
那曾經是一個論證
或是一個大膽的設計
把一道用鋼鐵和科技編織的虹
跨越巍巍群峰
劃過茫茫戈壁
像花環一樣
編織在世界屋脊
那曾經是一個理想
或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宏圖
把一條用鋼鐵和智慧製作的彩帶
飛越崇山峻嶺
掠過青青草場
像鐵龍一樣
鋪設到人間天堂
青藏鐵路(格拉段)縱貫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最高處海拔5072米,與此前世界最高的秘魯中央鐵路相比高出200多米,與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凍土鐵路相比,其氣候條件與地質構成更為複雜。
青藏鐵路打破了青藏高原幾千年的沉寂,從此,占全國八分之一土地麵積的西藏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曆史,以前三百年高原“苦旅”的滄桑,將在這個穿越中成為永遠的記憶。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織就了青藏高原上一張文明和智慧的網絡。青藏鐵路所承載的曆史與現實、自然與生態、社會與文化,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罕見的物質文化精品。
2006年7月31日,我和楊景雲以及他的同學從青藏鐵路西端拉薩乘火車至蘭州,完成了一次青藏鐵路的穿越。
2007年8月10日,我又和楊景雲以及他的同學從拉薩乘火車至西安,再一次完成了青藏鐵路的穿越。
無獨有偶,2006年7月31日這一天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古典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相會的既浪漫又悲戚的日子——“七夕”。
想著這個日子,一個曆史典故突然從天而降,如一個美麗的思路故障,將一切彩色的畫麵中斷。傳說中王母娘娘有七個女兒,她們幸福無憂,每天在天宮裏織布遊戲。而美麗的正值青春期的七仙女動了凡心,不顧一切來到人間,自由戀愛與牛郎結成夫妻。王母娘娘認為七仙女的行為觸犯了天條,利用手中的權力百般阻擾橫加指責未果,最終被小兩口的真情打動,拔出頭上的碧玉簪劃出一條銀河,把牛郎和七仙女隔在銀河兩岸,每年七月初七這一天才得以走過鵲橋相見一次。“七夕”這一天,天空中找不到喜鵲,它們都上天為牛郎織女搭橋去了!“七夕”這一天,你如果靜靜地在葡萄架下傾聽,還可以聽到牛郎和織女的竊竊私語呢!因為正好趕上了38年才可遇上一次的閏七月,2006年有兩個七夕,即7月31日和8月30日。像在日本、韓國,七夕這一天熱鬧非凡,政府也會給民眾放假,以紀念傳統曆史上這個最貼近普通百姓生活與情感的日子。
中國的七夕,是一種更深刻也更內斂的情人節。
我們中國人即便走到天涯海角,看到星星便會想起這個牛郎織女的古典神話故事: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濯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仰望銀河,似看到絕情之水把牛郎織女阻隔兩岸,他們隔河相望、顧盼連連、欲語不得,但等鵲橋飛架,才可一日相擁。天上牛郎織女每年一次的相遇,都將是淚水凝結的悲劇。牛郎織女的故事發生在中國古代,屬於典型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傳說故事。記得在五六十年代,每逢七夕前後,無論城市、鄉村大大小小的劇團,都會演出牛郎織女的戲,以宣揚傳統文化。牛郎和織女不畏強權大膽追求自由戀愛、敢於犯上破禁的精神,不知鼓舞了多少代中國的年輕人,他們為加快文明進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遺憾的是,忙忙碌碌的現代人幾乎把“七夕”給淡忘了,天空早已稀疏了喜鵲的蹤影,葡萄架下任野草叢生。
當年七仙女下凡,無非是因為她覺得人世間的生活充實豐富,比之天宮裏天天光是織布好玩多了,“你挑水來我澆園,恩恩愛愛小兩口”的日子比起天上冷清孤淒的仙界幸福得讓人垂涎。凡人神仙,既可相慕亦可相戀——是封建社會形態時期可以用藝術實現的人間夢想。七仙女的故事中貫穿著這樣一個悖論:人們都認為天上勝過人間。可七仙女卻冰雪聰明,清醒地認識到這個說法有欺世之嫌,偏偏認為人間凡世勝過天上仙界。不僅如此,七仙女還身體力行,毅然決然逃離天上仙界,下到人間凡世,和牛郎相親相愛,過了一段刻骨銘心的“人間凡世勝過天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