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時空回響
我的藏地之夢就在日出日落中融化在斑駁的光陰裏。意識裏是一片天籟般的時空回響。
然烏湖是高原冰川融水和雪山融水彙集而成的湖泊。每年的10月份至第二年的5月份,由於冰川融水緩慢,湖水暗流不大,湖麵便呈現出寧靜致遠的神秘麵目。夕陽斜下,湖麵波光粼粼,賞心悅目。5月份至9月份,冰川融水加劇,湖中暗流多而急,風一吹來,湖畔便形成驚濤拍岸的壯觀景象,朝陽初升,湖麵一浪逐一浪,儼然形成金色浪湧的景觀,加之層巒疊嶂的山脈為背景,山水相連、相得益彰,其壯美、其激蕩人心的壯美,隻可心領神會,不可用言語文字來描摹,煞是令人流連忘返。
然烏村經塔
2006年那次路經然烏,在然烏的幾天裏,我們住在察隅飯莊的樓上,後又搬至鎮政府招待所。之所以搬到鎮政府招待所,就是因為它建在湖邊,夜間可以聽到窗外青稞葉子之間相互碰撞發出的沙沙聲;另一個原因,它純粹是木頭搭建而成的,原生態的感覺很強。我們住在二樓,外麵有人走動,咚咚的腳步聲令人震顫。這個招待所房間的最大優點,就是站在窗戶邊就可以看到美麗的然烏湖,還有湖那邊的遠山和雪峰。我們所住的房間不算大,兩張床、兩把木椅、一個茶幾構成房間裏的布置。但那窗外有自然風光構成的層次和看點,使整個房間頓時通透感盎然。把木椅搬到窗下,望著窗外,半露半隱的雪山、山巒、雲彩、青稞田、然烏湖,不斷地使你的目光充滿情趣,使你的目光不是強直地而是柔和地延伸幾十米、幾百米、甚至更遠的地方。
2007年路經然烏,我們再次入住鎮政府招待所的木樓,這次因為遊人太多,隻能住在一樓。
早上,我睜開眼睛,輕輕起身,拉開窗簾,看著窗外的寧靜,晨光是橙色的,湖的另一側的山體被金色染成魔幻般的色澤,倒映在然烏湖水之中,搖曳著,連同那藍天白雲,這是多麼不真實的絢爛呀!那好像童話般的雪山、森林、青稞田、曬草架、經塔、沼澤地和鳥的鳴叫,瞬間裏令我如此的迷離恍惚。
山巒和湖麵又長又寬,壯觀而且靜謐,延展成一個和諧美麗的畫麵。倘若冰川也在這裏,冰瀑倒映著陽光,一定會更加冷豔、淒美。
然烏湖畔的山突兀有致,蜿蜒不紊,隱約的墨綠中滲透著少許雪山冰峰的威嚴,層層的嫩綠中又變幻著幾分少女的妖嬈。人在綿山連峰與湖水間徜徉,於是山峰令你看來與藍天僅毫厘之隔,與川藏線亦隻一步之遙,而絕無懸空的驚嚇,倒平添了厚重與凝練。再把頭仰一點的話,你會看到飄浮於蒼穹絲絲縷縷的雲彩,因為有了絲絲縷縷的雲哪,絲絲縷縷就夠了,鑲嵌在山峰與湖水之間,仙姿綽約,流轉婀娜。
然烏鎮上有個然烏村。
然烏村背後,河道拐了一個大彎,衝積出了盆地,盆地又與更低的山穀連接,所以,出現了綠洲和高原平湖。然烏村的背後,應該是然烏湖的頂端——它是由狹長的綠洲構成的。
這塊綠洲處在原始狀態。雪山冰川融水到達這裏算是第一站。這裏河水清澈,水涼刺骨,不會有汙染。湖水散淡地倒映著起伏的山巒和天光雲影,叫我們這幾個從城市中掙脫出來的人走不多遠就有美景可賞、有舟楫可作閑雲野鶴的逍遙之遊。尤其是在夏季裏,能夠在黃昏時分沿著川藏線幾步走到美麗的然烏湖,就算是旅途再多艱辛,也心甘情願了。綠洲裏,喬木灌木叢生,湖泊四周是青稞田,然烏村的藏族百姓世世代代在湖邊墾田種青稞。與湖水接壤的地方,四周是草甸子,長著大片的蘆葦、芨芨草……沿著川藏線再向前走,就是美麗寧靜的然烏湖了。
這裏一是有水,二是無人,綠洲生態便這麼自然,充滿著生機。這裏高原平湖,田疇舒展,山巒起伏,平靜柔和,即便是江南美景,也隻能望其項背而興歎。
然烏湖,一湖兩岸,一邊為川藏線,另一邊為山腳。常出現的野生動物有雪雞、山雞、禿鷲以及各種鳥類,它們經常光顧這塊綠洲和湖泊。自然就是如此,有山有水就有草木,有草木就會引來食草動物,有食草動物就會引來食肉動物。大自然的生物鏈就是這麼神奇而又必然地出現。然烏湖畔還有一個不為人發覺的現象,這裏不像別的生態環境,凡綠洲、湖泊的周圍,無不豎有“保護自然生態,禁獵野生動物”的標語或警示牌。然烏湖畔沒有如此這般令人掃興的標語或警示牌。因為世世代代在這裏生活的藏族同胞視山為神,視野生動物為神的仆人。然烏鎮和然烏村沒有以打獵為生的人。然烏的生態環境如此順其自然,是和藏族同胞善良樸素的生態保護意識分不開的。
在快節奏的緊張生活中,能抽出些時間來然烏湖畔小坐片刻,來欣賞高原平湖寧靜祥瑞的風光,已經是對現代人最大的獎賞了。
想想在都市裏,隨著各類建設的飛速發展,幾乎每座城市裏的水景都已漸漸失去了靈氣,少了斯文。到了現代青年再度興起登山臨水的逸興時,放眼望去,城市周圍除了幾片人工湖外,殘留在城市裏的河道大都成了水泥墊底的排汙管道,漾著一攤子濃黑腥臭的廢水倉惶流去。曾經咆哮泛濫的長江、黃河們都已奄奄一息,既不見當年秋來水色天光的秀美,也不複曾經奔流到海的澎湃之氣勢。少了水意滋潤的城市如一位血脈幹涸的老者,塵滿麵、鬢如霜,無語地期盼著春潮的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