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英雄格薩爾(3 / 3)

說唱藝人是《嶺·格薩爾》最直接的創造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最熱情的傳承者,他們的說唱直接關係到這部史詩的發展、流傳和演變。《嶺·格薩爾》的作者們,用無比尊崇與敬仰的目光,審視著高原上騎著白色駿馬的英雄格薩爾,終於用熱血漩渦般的筆鋒與壯懷,成就了格薩爾在千年之後的複活,讓《嶺·格薩爾》成為迄今世界上最長的一部活形態的英雄史詩。四百多部的量,二千萬的詩行,一億多字的規模,這樣的篇幅,比世界上的五大史詩古巴比倫的《吉爾伽美什》,古希臘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古印度的《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的總和還要長,堪稱世界史詩之最。

在格薩爾史詩中,格薩爾是天神的兒子,無敵於天下,不但勇敢威武,還機智多謀,具有漢族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本領。他可以役使鬼神、闖入地獄、大鬧地府;可以支配自然、任其所為。在他身上既具有人的性格,又具有神的特征。而這些又都是圍繞著一個主要目的展開的,那就是藏族人民對於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對於自己力量和命運前途的堅定信念。史詩采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體現了藏族人民的豐富想象力和藝術天賦。在由誌瑪拉西翻譯的《辛巴和典瑪》中,我們可以讀到如此精美絕倫的詩句:

在草原和山林之間,

眾獸依戀的是山林,

若無山林野獸怎麼過?

穿的是水獺豹皮鑲邊衣,

做的是豬狗不如的壞事。

老狗被擠到土牆邊,

不露上牙實無奈。

黃金越煉越燦爛。

如錦的綢緞雖炫眼,

難以抵擋隆冬的風雪;

蜂蜜雖然十分甜,

於餓漢的肚子無益;

黃金雖埋在地下,

於可憐的乞丐無益。

當風兒似旋風旋轉,

灰塵就會吹進眼睛。

當伶牙俐齒鬥嘴時,

是非就會落到頭上。

珠峰之頂巍然高聳,

是因為小山的襯托,

若不是小山的襯托,

珠峰裸露無威無力。

為官者心思若混亂,

神靈的雙眼自可鑒。

膽小的人一旦憤恨,

敢朝馬狗頭上擊掌。

沙彌一旦追求享樂,

敢對寺規生怨發恨。

山川河灘水草茂盛,

是因為天降甘霖雨露。

五穀豐登鋪滿地頭,

是因為農夫辛勤耕耘。

山口上的荊棘刺叢,

是小鳥逃命的地方。

頭戴氈帽的牧羊人,

是羊群生命的衛士。

斑斕猛虎難變家狗,

紫紅野騾難變坐騎。

沒經驗悟性的喇嘛,

無力引亡者升天堂。

貪圖死者財產的人,

遺物送好人做裝飾。

馬吃陽山上的青草,

人燒陰山上的幹柴。

無論用金佛或石頭,

砸在頭上滴下的鮮血都一樣。

無疑,這些散落於史詩中如珍珠般優美、樸實、睿智、純粹的詩句,彰顯著藏族牧民的文化神韻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