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夏季的川藏線(2 / 2)

我真切地覺得,自己一下子被掏空了。因為,回歸原始生態的古樸、自然與純真,幾乎成了我的野心。

我,沒有了——任何人麵對這美到極致的景物都無法無動於衷。

陰沉沉的烏雲無聲無息地翻卷飄移,雨絲閃爍著鱗片似的藍色光澤,鑽入毛茸茸的草地。從腐草和青草的根部,滲出一股股甜蜜而又清涼的潮氣,撩得人心癢癢。清晨薄霧剛剛散去時,四周的山包裸露出雜色的砂岩,被一層羊絨般柔軟的青草隱隱遮掩,草葉的頂尖上凍凝著眼淚般的露珠,公路上鋪滿了雨水,車輪飛過,濺起一片淺綠色的波浪。山腳下那條小河的水開始鼓漲,蒸騰的濕氣濃重而縹緲。假如我們不是行進在川藏公路上而是在草原上行進,那麼,前後左右將成為一片高高低低綠色的混沌,高處是披掛著綠色外衣的山,低處是披掛著綠色外衣的穀。順穀望去,那混沌之處,也就是極目之處,還應是向下半個圓的弧。

那一刻,我竟恍惚了起來,弄不明白這究竟是天空還是大地,因為我所了解的天空恬靜蔚藍;我所熟悉的大地堅實豐厚。

過了新都橋之後,海拔逐漸高了起來,2500米、3000米、4000米……高原夏季的景致更加迷人,色彩也絢麗了起來。藍天、白雲、青草、紅葉、綠水,絳紅色藏房——一幅幅純然絕版山水畫,遠山雲彩時濃時淡,陽光變幻著角度射下輝煌。川藏線在延伸,山的形狀也在改變,一會兒如層巒疊嶂,一會兒如山重水複;一會兒像萬馬奔騰,一會兒像群叟聚會。往車子前方看,一層山峰一層迷霧;往車子後邊看,一層山峰一道關卡。朝汽車窗外遠眺,波浪般起伏的山巒時隱時現,呈現著遙遠滄桑的呼喚之態;朝汽車窗外近處瞧,黃綠交錯的田野、草原傾斜著角度向後滑過,令人重溫地球呈圓形的知識。

半山藏寨

我們緊接著抓住手邊可以抓住的拉手或椅子邊,貪婪地向窗外眺望著,仿佛置身於心靈的又一次解放。

遠山和草原用妙不可言的美麗誘惑我,忽而拯救我,忽而又銷毀我。山的起伏在哪裏終結,我的心花就會在哪裏綻放;草原的濃綠飄逸到哪裏,我的情愫便到達了哪裏——夏季因高原,涼爽而悠遠。

曠野時而傳來一些蟲子的鳴叫,星星蒙昧的眼睛在天空中眨動。

淒清的月光慢慢吞吞地穿梭在山巒之間,在它與山巒交錯而過的時候,竟發出嘰嘰嘎嘎的摩擦聲,給似無盡頭的靜寂的川藏線平添不少動感。遠處草原上帳篷裏反射出的微光就像雪豹矇矓欲睡的眼睛。

懸崖上單薄的下弦月。

月色下,我們的車子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向前行進,草原和遠山在向後退去。

這時,天空完全被雲遮蔽了,我們抬頭往上看,很難相信除了雲還有其他存在。但隻要我們搭乘飛機,就可以發現雲層之上是無限的藍天。我們原以為它是一切的雲,變得如此渺小,在我們的腳下。

我們得出一個道理:雲不是天空,也不“屬於”天空。它們隻是浮在地球與天空間以變化著的滑稽樣和無所歸屬的模樣經過,從來不曾塗抹過天空,或在天空畫下任何記號。

月色清輝之下,陣陣雅香飄然而至。真好像是天上仙子輕紗羅素地掠過你身邊,留下餘香嫋嫋,繞梁半日。夜間行駛在川藏線上,無異於把人帶入一個奇異的世界。月色清光潑灑,一片寂寞,仿佛整個世界隻存在我們幾個人。路旁,坐落著藏族村寨,村裏的房子有土坯的、木板的、磚瓦的、混凝土的,簡陋也罷,寬綽也罷,是它們完成了藏族同胞的一個又一個人生驛站,承載著藏族孩子的歲月,為他們結構一生的連環添了一個完整的扣。願這些簡樸而外表寒磣的藏式平房裏的人們永遠快樂。要知道,無論家是土坯的,還是木板的,哪怕就是別墅豪宅,首先就是住在裏麵的人是否快樂。

暮霧彌漫的山林時時傳來鬆柏的香味,夜空淡薄得像一方即將鋪陳開的絲巾。置身如此由綠色披掛的峽穀之中,兩邊的山峰則是歡樂與暢想。前方的路遙遙不可知,路途的安危充滿神秘的等待。隻有夜晚的星能以平等而智慧的心,聆聽我的傾訴。恬靜的星,滿眼的星,多得讓我喘不過氣來,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想,讓星引領我們行進。

無限的廣闊時空為我提供了感知世界的可能,變幻莫測的時空如人生命運一樣。成長的我知道了前方的旅程是怎樣漫長,經曆的人和事越多,我的心性就越加開放。川藏茶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