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迸發藝術激情,跳起生命的舞蹈(1 / 3)

帶著酒神思維的尼采,一心想通過藝術來拯救人類。在他看來,藝術也是一個通往自由的路徑。藝術是最能讓人陷入瘋狂之境的事物,在沉醉於藝術的狀態中,人是最接近於永恒的。

326 論藝術——《尼采文集》

我們的宗教、道德和哲學是人類墮落的產物。

相反的運動——藝術。

藝術哲學家——藝術的更高概念。一個人如何在與他人保持如此遙遠距離的情況下去塑造他們呢?

有些藝術品是在沒有藝術家的情況下形成的,比如一個機體,一個組織(普魯士軍官團,耶穌會教團)。藝術家在某種程度上僅僅是一個初級階段。

世界就猶如一件自我塑造的藝術品。

327 世界存在的狀態——《尼采文集》

“藝術家”這一現象是最容易了解的,“藝術家”能夠窺探到強大的、自然的本能,甚至是宗教和道德的基本本能!

“遊戲”看似無用,其實它是有扭轉乾坤能力的人的理想,是“孩子氣”,像神的稚氣,像頑皮的孩子。

世界的存在狀態分為酒神和日神兩種。藝術本身就像一種自然的力量,通過這兩個狀態作用於人體,支配人,不管他是否願意,或作為一個走向幻象或者放縱的動力。這兩個狀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但是在夢中、喝醉的時候相對較弱。

然而,夢和喝醉也有些不同,它們在我們身上釋放的藝術力量是不同的:夢中釋放視覺、關聯和詩意,酒後釋放態度、激情和歌舞。

328 審美狀態——《尼采文集》

在性欲、喝醉、聚會、勝利、嘲笑、殘忍、宗教意義上的狂喜等狀態裏,事物都比別時多了榮耀和豐富,人也變得詩意起來,它們反映了我們的富有和歡樂。性衝動、醉意和殘酷是最主要的,它們是人類最古老的節日的快樂,在最初的“藝術家”身上有顯現。

反之,榮耀和豐富的事情容易激發我們身上的動物性,讓人感到興奮,有快感。這些非常複雜的細微差別的混合就是審美狀態。審美狀態隻會出現在身體活動自然活躍的時候,第一推動力是在身體內的活力。清醒的人、筋疲力盡的人、無趣的人都無法感知,因為他們沒有藝術背後的推動力量和內在的逼迫,不給予也就無法獲得。

“完滿”在上述狀態裏天真地揭示出了強烈的本能,被尊為最高、最有吸引力、最寶貴的東西,透露了本能上升趨勢,而實際上這也是本能的努力方向。完滿是本能的強烈的感覺,是擴展,是豐富,是一切堤防破裂後的潰散。

329 藝術的強大生命力——《尼采文集》

藝術使我們想起動物的生命力,它是一個強大旺盛的肉體,醒目地存在於形象和意願的世界裏。

醜陋在這一程度上也有同樣的威力,它傳遞著藝術家勝利的能量,它主宰了醜陋和可怕的東西,或者在此程度上,激發了我們身上的殘忍快感。

330 美是強力的標誌——《尼采文集》

對於藝術家來說,“美”高於一切,是因為美製服一切對立,這是強力的標誌,不感到緊張,不需要暴力,俯首聽命那麼容易,帶著順從的神態——這使藝術家的意誌感到雀躍。

331 完美的世界——《尼采文集》

藝術的發生,就是製造完滿和發現完滿的過程,這是負擔過重的大腦組織所固有的機能(和愛人共度的黃昏,大腦會自行美化最細小的偶然事件,生活被美化為一連串精美的事物,如“不幸的愛情之不幸,其價值高於一切”)。另一方麵,每種圓滿和美的東西,都會像熱戀狀態一般勾起無意識的回憶。對藝術和美的渴望是對性的追求的間接渴望,它把這種快感傳導給大腦,並通過“愛”而變幻出完美的世界。

332 音樂的魅力——《尼采文集》

在音樂麵前,所有借來的詞彙都是蒼白的,言語讓內容變得稀薄愚蠢,抹殺了個性,消解了神奇。

333 激情與才能——《尼采文集》

藝術家不是很有激情的人,即使他們喜歡如此號稱。證據是:首先,他們對自身缺乏羞恥感;其次,他們通常不喜歡為了所謂的激情而浪費才能。才華橫溢的人是自己才能的犧牲品。

334 理性的生活——《尼采文集》

理性的生活是種相對的貞潔,在思想中也對色情保持謹慎態度,這對自然豐滿的天性來說是個巨大的生活理性。這一原則特別適用於藝術家,它屬於最高的智慧。現在,這個觀點的呼聲越來越高,造成者有司湯達、泰格蒂聶、福樓拜。

根據其性質,藝術家的性欲該是相對旺盛的,他們易激動,每個官能都是開放的,保持敏感。因而他的克製顯得更加珍貴,甚至比常人更貞潔。他的優勢和本能要求他慎重,隨意消耗是不被允許的。消耗在藝術構思上還是性行為上?聰明的藝術家顯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在後者上消耗自己是一種背叛,是對自己藝術的貶值。

335 未成年的藝術家——《尼采文集》

藝術家的掩飾,不在乎利益和真實,是年輕的“孩子氣”的……他們平常的舉止,他們的不理智,他們對自己的漠不關心,對“永恒的價值”的漠視和他們對“遊戲”的投入使他們不像個成年人。小醜與上帝,聖人和惡棍都隻有一線之隔,模仿專橫的本能。不斷上升的藝術家和不斷下降的藝術家是否屬於所有階段……是的!

336 女性藝術家——《尼采文集》

如果全是女性,整個藝術與科學是否會失色?我們認識到這一例外——它證明一個女人總能做好工作之外的事,例如,寫信、寫回憶錄,總之,這些事情並不是藝術,卻是女人表達自我的好機會,可以展示自己的藝術天賦。但是這和一個真正藝術家的情緒和創作是不可比的。

後者能以一個聲音、一個呼吸、一個細節表達相對於其更多的意義,他伸出手指能抓住最隱秘的、內層的事情。藝術是對羞恥感的滅絕。隻有在這個世紀,女性才敢涉足文學,她的寫作,她的作品使得她失去了本能。到底該如何呢?

隻有當一個人把除了藝術以外的都視為“形式”,把感受的內容當作真諦的時候,他才是藝術家。所以,他當然屬於一個不同的世界,因為從現在起,內容是一個純粹的形式,生命也是。

337 沿著生活的軌道前進——《尼采文集》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藝術家比所有哲學家更正確,他們一直沿著生活的軌道前進,他們喜歡“人間”的東西——他們愛他們的感覺。對我而言,追求“禁欲”,要麼是一個純粹的偽善和自欺欺人,要麼可能是一個誤解,一種疾病或治療方法。

我希望我自己及不受清教徒良心問題影響的人們能如此生活,不斷提升精神性和多樣性,我們樂於擁有精細、豐富、有力的感官,並為他們奉上我們最好的精神的結果。與那些將感官斥為異端的僧侶、行而上的學者完全不同,我們不再需要製造異端,像歌德般那樣熱愛塵世事物,這是受過教育的標誌,是一個偉大的人類價值觀:當人美化自己,他本身就是個存在的美化者了。

338 拯救靈魂的藝術——《尼采文集》

藝術家逐漸因為方法而喜歡方法本身,認可它極端的精致明亮的顏色,精致的音色——這些特色都讓人動心。所有有特色的事情,那所有令人興奮的細節,都讓人想起了醉後的振奮。藝術品要刺激藝術創作狀態,刺激醉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