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於學習的人,真正沉浸在學習快樂中的人,才能發掘樂趣的源泉。當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心靈被一點點充實起來的時候,你無疑是會感到愉悅的。

272 最高的知識是本能——《善惡的彼岸》

不吃,身體會衰弱死亡。睡眠不足四天之後,身體就會像患了糖尿病一樣。如果完全沒有睡覺,第三天會產生幻覺,然後死去。

知識很有益處,但是我們也可以將其運用在不好的方麵。可以說,知識是一個非常方便的道具。

我們覺得本能是野蠻的獸性的,但本能是生命的基礎。本能是自救的知識,是每個人都該有的能力。

因此,本能是最高的知識,本能是最智慧的。

273 三思而後行——《漂泊者及其影子》

泉水有不同的流法,一些咕咚咕咚,一些細水長流,一些滴滴答答。

不了解情況的人們會根據水的多少來確定的水中礦物的價值。懂得的人會根據其他成分,來確定礦物是好還是壞。

同理,我們不能被一些外觀、膽識和魄力所迷惑。要有一雙能看穿品質、價值和意義的慧眼!

274 觀點的進化——《曙光》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人類倫理的定義隨著時代的變化,甚至會完全相反。

在古代,不符合傳統和習慣的行為就是惡,越出本階級的、不能預測的、不能用的、看不透的都是惡。現在的在古代人看來很可能是罪大惡極的。

這就叫觀點的進化,想象對方或所處的情況是換位思考,不是改變視點。研究古代東西能對觀點的進化起到作用。

275 自由的人——《快樂的知識》

什麼是惡?侮辱他人便是。

什麼是人類的天性?不被羞辱便是。

什麼人是自由的?從不讓自己後悔的人便是。

276 豐富你的學習——《人性的,太人性的》

想要同情他人必須有足夠的想象力。想象力也是生活的積累,感知的所得。

人倫道德和感知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知識的感知是不存在的。

因此,你學習的看似無用的東西,也將成為生活的基礎。

277 不要做情緒的汙染者——《曙光》

不要帶著情緒做判斷。個人的情緒並不能成為證據,許多人常存在誤解。

曆史悠久,源遠流長也不能作為論據。強調這點的人,很可能是捏造曆史的人,需要小心。

278 不做壞讀者——《各種意見與箴言》

閱讀時,不要成為糟糕的讀者,壞讀者就像個不斷掠奪的士兵。

他們讀書隻是為了尋找有益於自己、迫切需要的東西。他們把有用的東西偷出來據為己有。

之後,他們將偷來的東西斷章取義,四處閱讀。這不僅使書變了味,而且還是對書和作者的不尊重。

279 閱讀心靈的書卷——《快樂的知識》

我們應該看什麼樣的書?它應該能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觀點,帶我們到世界的另一端,讓我們的意識得到精神淨化,帶給我們一種新認識,新視角。

280 所謂的思想家——《快樂的知識》

思想家通過自己的行為、意圖和問題來獲取信息或其他事情,所以他們立即得到的答案是成敗。失敗的事情讓人煩惱懊悔,但是他會將懊悔留給做了這事的人,由主人來鞭打他們。

281 工作的目的——《尼采文集》

在現在的文明國家裏,幾乎所有人都是為工作能賺錢而去找工作。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隻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他們能夠得到豐厚的獎賞就行了。但仍有少數人,他們寧死也不想做不感興趣的工作。因為他的目的不是豐厚的報酬,除非工作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回報。沉思的藝術家和各類思考者就是這一類人,他們也是懶惰的,他們把生活用於狩獵、旅遊、愛與做冒險的事情。他們不斷尋找困難和麻煩的事,因為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樂趣,如果需要,他願意做最具挑戰性最艱難的工作。

然而,另一方麵,他們也有超乎常人的勇氣,他們可能經曆貧窮、恥笑或是危險,但他們也並不在乎。他們不擔心工作的無聊,隻要能讓他們獲得成功,他們願意接受更多的乏味。對思想家和創造性的天才頭腦來說,無聊是個不愉快的“安靜”,但能通往快樂,他必須接受,必須等待。這是他們才有的福利!把無聊嚇跑也是常事,因為做毫無樂趣可言的事在他們也是司空見慣的。

或許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亞洲人比歐洲人要強,因為他們更能做的是穩重、需要相當的耐心的事。這和激烈的歐洲民眾情緒是非常不同的。

282 心靈是文化產生的根源——《人性的,太人性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劇院和藝術畫廊並不能產生優秀文化。道具和技術與建立一個豐富的文化條件和基礎沒有必然關係。

心靈才是文化產生的根源。然而,官員和商人常尋求著所謂的發展文化,其結果增加了文化破壞的可能。

這是我們生活的年代。一些人認為,文化就是物質或手段。我們必須堅決反對這個想法。

283 品味經典——《人性的,太人性的》

閱讀有很多好處。經典作品中常有特別豐富的營養。

讀經典作品,會使我們跳出目前的時代,甚至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去。

回到現實會怎麼樣?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現代的全貌。因此,我們可以有一個新的觀點,將新的方法應用在目前的生活上。

284 真正的教育——《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

到好學校就能遇到一個好老師,受到良好的教育,是這樣麼?

你希望老師教你什麼?如何教育你?

不同的教師和學校會不會教你不同的事情?

不是這樣,真正的教育不在於頭銜和成就,而是能讓你發揮出全部潛力。換句話說,真正的教育應該能釋放你的身心。

讓你自由地充滿活力地發揮的人,才是真正適合你的教育者,他所在的學校才是最適合你的學校。

285 消化吸收學習帶來的營養——《備忘》

古希臘文化高度發達,並保持長期繁榮,關鍵是他們不僅吸收外國文化和教養,還積極地消化、推進本國的文化水平。

要達到這個目標的基礎是學習豐富的知識,然後消化吸收它們的營養,而非簡單地模仿。這對今天的社會也同樣適用,而一心隻追求利潤是不能帶來社會的繁榮和發展的。

286 成功需要堅持不懈——《漂泊者及其影子》

一些有才能的人卻做不出什麼成就。因為他們不相信時間,總以為一些等待是荒廢時光。他們錯誤地認為,他們能夠完成任何事情,因此,他們做的事都不上不下。

無論怎樣工作都需要耐心,欲速則不達。

因此,做好一件事的關鍵,不僅是人才或技術,最重要的是信賴時間,有堅持下去的勇氣。

287 沒有行動的理想是空想——《善惡的彼岸》

有了理想之後必須用自己的方法找到通往理想的道路,否則,理想隻能是空想。

如果你認為理想與自己無關,隻願靜靜地仰視,必然會得到悲劇的結果。一不小心,你的生活會比那些沒有理想的人更不堪。

288 生活充滿探索與發現——《漂泊者及其影子》

不斷學習,對有知識積累並受過高程度教育的人而言不會感到無聊,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興趣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

即使他們看到的聽到的和別人一樣,他們也容易從普通的事情中找到意義,來填補空白的思考。

換句話說,他們的每一天都點綴著有趣的難題,並獲得知識,充實生活。對他們來說,世界永遠都不無聊,他們像是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植物學家。

生活充滿了探索與發現,所以他們不會無聊。

289 給自己留一點餘地——《人性的,太人性的》

花九分力氣就能完成的工作是最好的。

耗了十二分力氣做事,總是給人壓抑感,並使人感到緊張,不舒服。這樣的作品透著“人臭味”。

但是九分努力就能完成一件事情,使人感覺舒適平和,愉快健康,每個人也都能接受。

290 怎樣成為專家——《漂泊者及其影子》

想成為一個專家必須克服以下缺點:

急躁、焦慮、報複、欲望、激情等。

你可以很容易地排除消極情緒的幹擾,並開始做事。

不然,這些感覺就像河流洪水一樣肆虐,將一切化為烏有。

291 收尾的工作——《漂泊者及其影子》

有操守的建築師完成工作後會拆除腳手架。

有道德的園藝家在修剪枝葉後會將其清理幹淨。

同樣,我們不應該忘記收尾。因此,它被認為是真正的結束並為事情畫上圓滿句號。

292 財富就在你腳下——《玩笑、欺騙與複仇》

挖掘你所在之地,泉水就會湧出。

多少年輕人到遙遠的異國他鄉,找適合自己的東西!

事實上,取之不盡的泉水,就在腳下。你所追求的東西,無數的珍寶,都在你的腳下。

293 理論與經驗——《漂泊者及其影子》

數學中最短的距離是兩點之間的直線,然而,現實中並不一樣。

船夫告訴我:“風鼓起船帆時線路最短。”

這是最短距離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真實生活中的東西會將遠路變成捷徑。事前你通常不會明白這個道理,隻有腳踏實地地在現實中實踐過才能了解。

294 聆聽生命的耳語——《人性的,太人性的》

所謂“擁有哲學”是我們有固定的態度和見解,然而,這是將自己標準化。

與其如此,不如傾聽生命中的每一刻耳語,隻有這樣,才能看到生命的本質。

這是哲學的本質。

295 精神的四個階段——《漂泊者及其影子》

一個有生活追求的人,精神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追求的價值目標也會不同。換句話說,精神在不同階段追求高尚的品格是不同的。

第一階段,最高尚的品格是“勇氣”。

第二階段,最高尚的品格是“正義”。

第三階段,最高尚的品格是“適度”。

第四階段,最高尚的品格是“智慧”。

問自己,你的精神是在哪個階段?

296 掩飾自己的智慧——《漂泊者及其影子》

炫耀自己的智慧早晚會遇到有形或無形的抵製,百害而無一利。

因此,同普通人情緒一致,偶爾和他們一起興奮是最好的方法。這樣你能掩飾自己的智慧,也不會傷害別人。

297 天才源自後天的培養——《曙光》

不要因為沒有天賦而悲觀。

想要,就去學一種。

298 全身心地體驗——《漂泊者及其影子》

學習和閱讀不會讓人聰明,各種體驗之後才能成長。當然,體驗並不總是安全的,體驗甚至會帶來危險,讓人過於依賴。

體驗就全身心地去體驗,別在途中反省自己的體驗,否則你將無法對整個過程進行思考。

思考和觀察應放在體驗之後,這樣才能生出智慧。

299 豐富心靈世界——《曙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將想法和感受告訴別人,或在頭腦中思考。我們總是樂觀地認為,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被對方接受。

然而,我們隻會用自己現有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說,詞彙少的人的表達會更差,不能完全表達想法或感覺。同時,這也決定了自己的思想和心靈的語言。詞彙少的人的思維和內心也很粗糙。

和傑出的人談話、閱讀,可以提高語言能力,使自己的頭腦與心靈豐富。

300 冷靜的內涵——《漂泊者及其影子》

包括工作在內,大多數事情隻要沉著冷靜地應對都能順利完成。但其實“冷靜”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內涵。

一種是精神衰弱引發的冷靜。對一切漠不關心,對任何事都帶著旁觀者的冷靜。

另一種是戰勝自己的衝動和欲望之後,冷靜地處理問題、寬容待人,這讓人覺得舒適。

301 試著經常思考——《人性的,太人性的》

經常明智思考,你的臉上會逐漸閃出智慧的光,甚至外在的身體也會變化,在別人的眼中,你的運動和姿勢也變得靈敏了。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會改變一個人的外貌。積極的人看起來充滿活力,失意的人則垂頭喪氣。

302 對話的意義——《善惡的彼岸》

對話不是無關緊要的家常閑聊和娛樂,而是要做得深入些,這是非常重要的。深入的對話能讓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想什麼,失去了什麼,問題在哪裏,這樣就能形成新的觀念。

一個人總在自思自想,是不會獲得任何結果的。

所以對話有助於生產新的思維。

303 拓寬你的人生道路——《曙光》

我們通過慣用的詞語來表達想法。詞彙的程度和思維的容量是正相關的。

詞彙越多,想法越多。想法越多,思考範圍越廣,擁有更多可能性,這是人生的最有力的武器。

所以詞彙能讓你的人生道路更寬廣。

304 因果關係——《曙光》

我們總是以為,因果直接相關,然而這常常會牽強附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